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百科 > 理财

影响近30万亿 理财产品新规要来了

时间:2023-05-25 10:04:4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近30万亿元规模的银行理财市场,将迎来自律新规。

5月24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委会召集研讨会,探讨《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的研究制定。这意味着,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将迎来统一的自律规范。

具体来看,会上讨论的《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对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设置了三条基本要求、三条展示要求和三条禁止行为。对每一种期限的产品业绩展示均设立了具体要求。

据了解,目前正式文件出台并未设定明确时间表。但对于这份文件,银行理财人士和投资者均表示期待。

设置三条展示要求

据了解,此次会上讨论的《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提出的展示要求共包括三条。

一是在选择过往业绩展示区间时,应注明区间起始时间和截止时间,完整会计年度的过往业绩展示除外。

二是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需满足以下要求:理财产品运作1个月以上但不满1年的,应至少包括从产品成立之日起计算的过往业绩;理财产品运作1年以上但不满6年的,应至少包含自产品成立当年开始所有完整会计年度的业绩;理财产品运作6年以上的,应至少包含最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业绩。

三是如展示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和业绩比较基准两项数据,应当将过往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同时展示。

据理财公司人士透露,在本次会议上,各家理财公司针对业绩展示均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后续可能会对修改稿进行讨论并出台正式文件,但具体发布没有明确时间表。

有国有大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对理财产品收益展示进行规范势在必行,一方面有利于规范市场,向公募基金规则进一步看齐;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过往业绩展示问题多

事实上,自银行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以来,不少投资者曾反映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展示存在“报喜不报忧”、展示时间维度不一等情况。

例如,产品“报喜不报忧”,只展示表现好的区间业绩,对表现差的业绩区间不展示。再如,理财产品收益展示存在近七日年化、近一个月年化、近三个月年化、近六个月年化等多重时间维度,给投资者带来不便。更有理财公司通过修改图示方式,使得理财产品业绩波动“看似”缩小了些。此外,一些专业机构在对理财产品收益进行评价时,也时常面临难题。

“我打开银行App发现,即使是同一类理财产品,有的展示最高七日年化,有的展示七日年化、平均七日年化,确实有点眼花缭乱,产品收益到底是多少?又该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各家的收益水平?”理财投资者陈女士吐槽。

在股市、债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曾出现较为“夸张”的情形。

2022年2月,有报道称,贝莱德建信理财于2022年1月成立的产品“贝盈A股新机遇权益类理财产品2期(最低持有720天)”收益率为-56.80%。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该数值为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而非实际收益率,市场有部分人士或对“收益率”存在误解。实际上,该产品成立仅有一个多月,投资者可参考其实际收益率,即产品成立以来的净值涨跌变化,以年化收益率来衡量产品表现并不合理。

2022年12月,在债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有多位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严重。一位投资者提供的截图显示,截至某日,“西银安心双周盈”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3.5%,“西银安心周周盈”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3.01%。

对此,银行工作人员回应中国证券报记者称,七日年化收益率并非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该行已经参照同业情况,将理财产品的业绩展现形式,由原来的“七日年化”“近一个月年化”“近三个月年化”等,统一调整为“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

理财市场走向规范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7.65万亿元。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逐渐走向规范。2018年以来,资管新规、理财新规、销售新规等文件陆续发布,银行业协会也发布了自律文件。

2022年12月3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自律规范》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行为准则》提出,禁止以业绩比较基准直接替代或实际替代预期收益率,禁止在销售活动中以预期收益的概念误导投资者,禁止通过调节收益等方式变相实现业绩比较基准。《行为准则》设置了6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相关机构应逐条对照、积极整改。

不过,对于《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的实施,专家预计存在一定的整改难度。

“如果说《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的整改难度相对较小,那么《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的整改难度和压力明显大了不少。”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冠苕咨询创始人周毅钦认为,一方面,《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的整改主要由理财公司方发起,而《业绩展示行为准则》的整改则是需要理财公司和代销机构共同合力整改。另一方面,目前实操层面的过往业绩展示行为纷繁复杂,这些调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上述国有大行理财公司人士也指出,银行理财产品确实存在产品数量多、期数多、净值披露时间标准不一等问题,规范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周毅钦建议,新的规则落地后,亟需从金融科技层面对业绩展示版面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中国证券报)



Tags:理财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近30万亿元规模的银行理财市场,将迎来自律新规。5月24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委会召集研讨会,探讨《理财产品...【详细内容】
2023-05-25  Tags: 理财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上行进一步提升了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和吸引力。据国盛证券测算,4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约为27.37万亿元,较3月份增加1.34万亿元。专家预...【详细内容】
2023-05-23  Tags: 理财  点击:(13)  评论:(0)  加入收藏
广经观察一边是部分贷款利率走低至4%以下,另一边是部分银行理财收益率回暖至4%以上,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今年以来,贷款利率和理财收益率之间出现了较为少见的“倒挂”现象,令市场...【详细内容】
2023-05-18  Tags: 理财  点击:(15)  评论:(0)  加入收藏
每经记者 赵景致 每经实习记者 张宏 每经编辑 马子卿自去年来,市场基准利率随着政策利率不断下调,目前银行端的贷款利率最低已到“3”开头。而近期部分理财产品收益达到了“4...【详细内容】
2023-05-15  Tags: 理财  点击:(26)  评论:(0)  加入收藏
想必经常投资的人都知道,投资市场主要分为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和理财投资等。大多数人都以为基金与银行理财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二者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方式,不管是投资对象、收益...【详细内容】
2023-05-10  Tags: 理财  点击:(17)  评论:(0)  加入收藏
银行理财曾经是大众理财最放心的所在,并成为一些稳健投资者最重要的理财方式,但是现在银行理财却成为理财的坑。你知道银行理财有哪些坑吗?这里先说银行理财三大坑:第一大坑:以高...【详细内容】
2023-05-04  Tags: 理财  点击:(28)  评论:(0)  加入收藏
银行理财曾经是百姓投资理财的最爱,短短几年就从无到有占据了整个理财市场的30%规模,而且成为百姓最信赖的理财投资方式,并在培养大众理财习惯方面居功至伟。但目前的银行理财...【详细内容】
2023-05-04  Tags: 理财  点击:(20)  评论:(0)  加入收藏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6日在介绍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数据情况中表示,2023年一季度,银保监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详细内容】
2023-04-28  Tags: 理财  点击:(23)  评论:(0)  加入收藏
曾经的银行理财在理财市场成为砥柱中流的所在,毕竟以稳健的形象吸引了大批的银行存款者向理财市场转化,从而快速在百万亿理财市场占据30%。但曾经的保本保息掩盖了银行理财的...【详细内容】
2023-04-24  Tags: 理财  点击:(35)  评论:(0)  加入收藏
很多人都感觉到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了,有的人跟我说,干脆所有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为零,这样有存款的人去存款、需要贷款的人贷款,反正都没有利率成本和收益,这当然是不现实的...【详细内容】
2023-04-24  Tags: 理财  点击:(24)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近30万亿元规模的银行理财市场,将迎来自律新规。5月24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委会召集研讨会,探讨《理财产品...【详细内容】
2023-05-25    中国证券报  Tags:理财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两种移动支付方式,它们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线上和线下支付服务,同时也支持用户,将钱包余额提取到银行卡。 但是,这两种支付方式,在提取现金时,...【详细内容】
2023-05-24  个人理财入门  今日头条  Tags:手续费   点击:(11)  评论:(0)  加入收藏
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上行进一步提升了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和吸引力。据国盛证券测算,4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约为27.37万亿元,较3月份增加1.34万亿元。专家预...【详细内容】
2023-05-23    经济日报  Tags:银行理财   点击:(13)  评论:(0)  加入收藏
来源:央视新闻以金、银为代表的贵金属及其饰品,既可用来理财投资,又有实用佩戴价值,是众多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以黄金为例,中国黄金(12.200, -0.36, -2.87%)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详细内容】
2023-05-15    央视网  Tags:首饰   点击:(18)  评论:(0)  加入收藏
汇通财经APP讯——周五(5月12日)当周金价震荡攀升。美国债务上限引发的担忧情绪支持了避险金价,但美元指数走高限制金价的涨幅,此外全球经济放缓、实物黄金需求等因素...【详细内容】
2023-05-15    汇通财经  Tags:金价   点击:(22)  评论:(0)  加入收藏
每经记者 赵景致 每经实习记者 张宏 每经编辑 马子卿自去年来,市场基准利率随着政策利率不断下调,目前银行端的贷款利率最低已到“3”开头。而近期部分理财产品收益达到了“4...【详细内容】
2023-05-15    每日经济新闻  Tags:理财   点击:(26)  评论:(0)  加入收藏
事实证明,存钱的确是一个好习惯,尤其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存款的重要性尤为显著。近年来,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下,全球经济低迷,不少企业和实体店走向倒闭,还有很多人遭遇了失业降薪...【详细内容】
2023-05-14  至臻海购  搜狐号  Tags:定期   点击:(24)  评论:(0)  加入收藏
在一些人心目中,在如今社会中,月薪过万应该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然而其实,我国多数人的月收入还没超过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去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平均每月也才307...【详细内容】
2023-05-14  至臻海购  搜狐号  Tags:攒钱   点击:(21)  评论:(0)  加入收藏
转自:中国证券报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涨,黄金等避险资产备受关注。黄金ETF、黄金QDII等基金产品近期领涨同类产品,多只黄金ETF、黄金QDII近3个月以来的净值涨幅超过9%。黄金...【详细内容】
2023-05-14    中国证券报  Tags:金价   点击:(15)  评论:(0)  加入收藏
经历了多轮下调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告别“3%”时代,新一轮调整仍在继续。5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银行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利率上限...【详细内容】
2023-05-12    北京商报  Tags:降息   点击:(10)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站内热门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