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百科 > 百科

社交平台上无处不在的“momo”,到底是谁?

时间:2023-05-25 11:14:19  来源:大众网  作者:

在上网的时候

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用户:

粉色的小恐龙、统一的“momo”名称

充斥着各个社交平台

几乎每一篇帖子下都有他们的存在

让不少人感到费解

“momo”到底是谁?

他们为什么要用统一的头像和网名?

大隐隐于世

小隐隐于“mo”

其实,“momo”们并不是什么“神秘组织”。

一开始,“momo”这个名字和头像只是新用户注册账号后自动生成的默认信息。就像很早之前的“佚名”一样,不是某个人的特定署名,而是一种网友们用来匿名、隐藏在群体之中的方式。

说白了,“momo”就和曾经流行过的“用户已注销”“江湖骗子”等id一样,只是一个通用的“马甲”罢了。

不少人对此感到费解:网名和头像,不是用来体现个人特点、与其他用户区分开来的吗?为什么都要用一样的搭配呢?

道理很简单:首先是“防搜”。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考古、“挖坟”“家访”越来越多地闯入个人空间,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不少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冲浪足迹轻易被熟人发现。

“momo”谈取名原因

网络技术的进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但同时也模糊了我们线上线下工作生活的界限。虽然个性化的网名也是一种匿名马甲,但是根据越来越厉害的算法推荐、过往的网络痕迹,个性化网名也会被熟悉的人推测认出身份,有时甚至会遭遇“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或者被其他用户攻击而不敢发言。

披上“马甲”,泯然众“mo”,有了集体掩护的身份,可以极大减轻社交压力,实现“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mo”的网络表达欲和分享欲。有网友称,“变成momo之后更敢踊跃发言了”,他们正是借助这个“外衣”追求更加“自由”的发言。即便发言不被认同也没关系,“你怎么知道我是哪个’momo‘?”

各种版本的“momo”头像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momo”大军,就像互联网诞生的一个又一个新梗,让不少年轻人跟风加入,这场集体行动也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大家拥有着共同的一个身份——“momo”,就如同拥有了情感联结与群体归属。就像在公共空间里,戴着相同的面具,穿着批量复制的马甲,来一次集体数字狂欢,满足了年轻人的群体认同感和赛博朋克式的娱乐性。

“好巧,你也是momo。”

一“mo”做事亿“mo”当

除了好玩,“momo”大军的存在,也给不少人带来了麻烦。

同质化并不完全是抹除个性,看似千篇一律的momo背后各有各的精彩。在群体的掩护下,有可能出现谣言和更多不良发言,滋生网络社交的混乱。一名网友留言说:自从加入了momo大军,我开始肆无忌惮地在评论区发言了,“反正有别的momo替我背锅”。这给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取名叫’momo‘的,恐怕都是键盘侠吧!”

一个“坏momo”,可能会“殃及池mo”,让集体承受骂名。“已注销”和“江湖骗子”就是前车之鉴,因为认为扰乱社区秩序的风险,已被部分平台制止。因此有人在momo的皮囊下狂欢,也有人不厌其烦,担心这会不会又变成“喷子”的温床。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集体面具不等于浑水摸鱼的自由,更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尽管戴了一样的“头套”,但通过uid(用户身份证明)一样可以锁定具体的人。也就是说,加入momo大军可以逃开熟人,但是逃不开监管。如果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一样要承担法律后果。

前段时间,某艺人把造谣的网络用户告上了法庭,其中就有豆瓣用户“momo”。“momo大军”适度的狂欢可以理解,当“momo”们出了扰乱秩序的风险,平台也不会坐视不管,越界行为也会让“momo大军”如同“江湖骗子”一样原地消失。

不过,“momo”只是网络社交一时兴起的潮流现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类似“马甲”被创造出来。根本之策是,多一些包容和理性,少一些戾气和过激的情绪,将网络社交规范普遍内化并遵守。从长远来看,在互联网空间,公域与私域如何共存、自由与规范的边界该怎样界定,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挑战。

“隐身”带来的安全感需要“momo”们共同来维护,我们永远要记得自由有边界,互联网发言要谨慎。



Tags:momo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在上网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用户:粉色的小恐龙、统一的“momo”名称充斥着各个社交平台几乎每一篇帖子下都有他们的存在让不少人感到费解“momo”到底是谁?他们为什么要用统...【详细内容】
2023-05-25  Tags: momo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在上网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用户:粉色的小恐龙、统一的“momo”名称充斥着各个社交平台几乎每一篇帖子下都有他们的存在让不少人感到费解“momo”到底是谁?他们为什么要用统...【详细内容】
2023-05-25    大众网  Tags:momo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影视出海,轮到短剧了。短剧,这两年火得很,在国内甚至带动了先入局的快手的各项数据增长,从用户数据到电商和广告的商业化表现。而放宽到整个行业,2022 年上半年,微短剧备案数暴涨...【详细内容】
2023-05-24  白鲸出海  新浪网  Tags:短剧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作者 | 谢芸子 宋婉心来源 | 36氪让互联网大厂引以为傲的扁平化架构,推动着企业机器高效运转,带来了市场份额的急速扩张,副作用则是权力下放后,越来越多的大厂打工人,被困在了欲...【详细内容】
2023-05-24    36氪  Tags:互联网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GitHub的首席安全官和工程部高级副总裁今天分享了关于上周代码托管平台发生的一系列故障的更多细节。虽然这些事件的根源不尽相同,但从5月9日到5月11日,它们影响了GitHub的大...【详细内容】
2023-05-18    FreeBuf.COM  Tags:GitHub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作者|苏小如编辑|James近日,AI量产出的美女和帅哥,席卷小红书、抖音为主的各大互联网平台。点开主页,你会发现这些注册时间多是近两三个月,动不动就点赞过千、评论过百、涨粉过...【详细内容】
2023-05-12    娱乐资本论  Tags:AI网红   点击:(21)  评论:(0)  加入收藏
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11日消息,2023年4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详细内容】
2023-05-12    中国新闻网  Tags:举报中心   点击:(48)  评论:(0)  加入收藏
“在什么样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这首儿歌几乎在一夜之间爆红全网,相信绝大部分上网的人在过去的周末都不止一次刷到过它。在此我无意分析“挖呀挖呀挖”为什么爆红、其内容带...【详细内容】
2023-05-09  互联网怪盗团  新浪网  Tags:互联网   点击:(35)  评论:(0)  加入收藏
盗版决斗者,与网文黑产过招。文 | 弋曈编 | 石灿你知道网文盗版的速度有多快吗?答案是,一分钟。网文作家“爱潜水的乌贼”曾经和盗版贴吧交涉,对方勉强同意,做出了“巨大让步”,但...【详细内容】
2023-04-28    刺猬公社  Tags:盗版   点击:(33)  评论:(0)  加入收藏
我为什么提这个话题新媒体的红利在哪,最近有没有看到小沈阳等等一系列的明星和大V在抖音里面带货都翻车了吧,你们再去翻翻今天抖音头部的这些网红带货,有几个网红是给自己品牌...【详细内容】
2023-04-26  张玮    Tags:youtube   点击:(19)  评论:(0)  加入收藏
大家好,我是ClonBrowser小鱼,你一定用过Facebook Messenger吧,这款社交聊天软件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0亿人。不过,你知道吗?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聊天工具,还有很多实用的功能。1.视...【详细内容】
2023-04-22  ClonBrowser  搜狐号  Tags:Facebook   点击:(45)  评论:(0)  加入收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站内最新
站内热门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