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推动,小程序基本完成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全覆盖
随着TOP超级App纷纷构建自己的小程序平台,以及百度的开源联盟战略的实施, 2019年上半年使得小程序基本完成了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全覆盖,尤其是在渠道下沉方面,小程序的渗透速度明显高于App,使得大量的中老年群体触网,并通过小程序完成线上社交、购物等需求。随着覆盖人群的广泛,小程序的整体流量也得以快速增长。
各大平台核心流量入口主要分为三大类
从各大平台的小程序流量入口分布来看,集中表现为3类,一是页面固定入口,对于养成小程序使用习惯的,会直接找到这一入口进入;二是社交分享型入口,这一入口容易帮助小程序实现用户的分享裂变;三是搜索入口,通过用户主动搜索行为,用小程序承接流量,锁定精准目标用户。除了这三大类入口外,“扫小程序码”、“信息流推荐”也是部分平台主推的入口。
各平台打造中心化流量入口,去中心化的微信小程序发力搜索
各大平台在上线小程序后,为了给开发者带来更多的种子用户,纷纷上线中心化入口,对小程序进行推荐。除此之外,搜索、信息流推荐、线下扫码等也成为各大平台小程序的重要入口。而微信小程序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入口,如在搜索方面,通过“微信爬虫访问”入口,用户可搜索到小程序的内容,从而直接访问小程序的该页面,缩短了用户触达信息和服务的路径。
随着生态环境的成熟,小程序推广量占比提升至近四成。
引导用户自发分享,是小程序获取自然流量的关键
从新用户的小程序场景入口分布来看,所有入口中“分享”依然是占比最高的流量来源。而从阿拉丁小程序统计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出,上半年大热的内容资讯类小程序中,部分小程序“分享”带来的新用户占所有流量来源的50%以上。小游戏、社区团购、工具等各类TOP小程序都将激励分享放在了首页的醒目位置,引导用户分享。
自然流量拉新难度增大,通过广告拉新成为大量小程序的选择
从新用户的小程序场景入口分布来看,分享依然是拉新的第一来源,但是占比相比去年有所下滑。而“小程序之间跳转”和“广告投放”的占比则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小程序之间跳转”除了一些开发者自身打造的小程序矩阵进行内部导流外,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小程序间的买量换量,而随着自然流量获取难度的加大,“广告投放”已经成为大部分小程序开发者拉新的主要手段。
“小程序之间跳转”在推广量中占比最高,买量换量需求旺盛
目前,“小程序之间跳转”在所有新用户的来源中占比近20%,在推广量的渠道中占比最高,跳转的流量主要有两部分来源,一是小程序开发者打造的产品矩阵,会在自身的一些优质小程序或主小程序中植入跳转链接,将用户引流到自身开发的其他小程序中,从而实现内部导流。二是大量小程序都存在买量换量的行为,通过小程序跳转来实现买量换量,这也是目前小程序获取推广量的主要渠道之一。
打造小程序矩阵,内部导流
小游戏中普遍使用:通过流量较大的小游戏中植入自身新开发的小游戏跳转链接,为新开发的小游戏引入大量种子用户。
小程序覆盖场景、功能较多:由于小程序的代码包限制,一些小程序需要覆盖较多的场景和功能,通过跳转将不同需求的用户导入体系内相应的小程序
本文首发于:无锡小禾呈科技-互联网营销专家 suki.xiaohecheng.com,系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
无锡小禾呈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无锡软件开发、无锡App 开发、无锡互联网营销等服务。我们有专业的团队,开发经验丰富,欢迎联系153580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