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脑百科 > 安全防护 > 诈骗

记者潜伏多个骗子微信群,揭秘“局中局”骗局

时间:2019-08-05 15:52:42  来源:  作者:



华商报8月4日消息,在接到受骗者举报后,华商报记者在近三个月里,先后添加了循环卡、老人养生、高利返利等微信群,发现这些群存在共性就是拉人头入群,通过虚假宣传,再以获利的噱头让成员交钱,然后再以返利为诱饵拉人进群。如此反复,群拉着群,群又自建新群。是谁在拉投资,钱被骗到什么地方,都不得而知。民警分析发现,这一切都以通过网络“相识”,又通过网络交易,一旦被骗,取证难、破案难,挽回损失难。

骗局1:直击循环卡骗局,有人以国家发福利做幌子建群办卡

两个多月前,华商报新闻热线接到西安一名读者反映循环信用卡骗局。

该读者称,她的一位家人在外地被骗,同样的骗局又在西安上演。记者在这名读者邀请下,进入到这个循环信用卡群。

最初该群是一位自称李某的人设立,称是西安城东一私人医院老板,时不时在群里发一个定位信息,偶尔在群里通过语音的方式,发一些宣传的内容,称循环卡是一种国家发的福利,这种福利是为了让广大群众早日致富,称持卡人每个月交1008元,有5万的信用额度。第一个月可以提现额度的三分之二,也就是3.5万,第二个月只需要还100元或200元,额度就可以恢复到5万元,然后再提取3.5万。以此类推,这样,一年你可以从卡里套现42万。

记者在群里发现,该群非常活跃,从深夜到凌晨,都有人转循环信用卡信息,谈论循环信用卡的好处。时间久了,细心人会发现,在群里积极发言的总是那么七八个人,他们不停地给群主帮腔,引导其他人发声或发表一些欢迎新会员加入的信息。

这个初建群,是吸纳会员的一个基本群,群主以获得高额福利为诱惑,交一千多元的会员,扫群里的二微码,又建另一个微信群,通过这种不断交钱、不断建群的方式,吸纳新人加入。群主在群里说:“循环信用卡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不懂,不明白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去了解一下。今天给大家公布了很多第一批拿到循环卡使用,已经激活了一些。大家仔细看一看,到底这是真的假的还是骗人的。”接着在群里就会发一些卡余额的信息。

循环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卡?

李某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些显示是印有国旗的红色银行卡。

揭秘:有自称医生者群里帮腔,记者联系医院查无此人

入群的人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听从”群主的宣教,也有人会提出这是个骗局。此时,群里帮腔者会怒怼:办这种卡需要信心,最好做个全面的了解,只有对自己负责了,才能对家人朋友负责。多了解一次,给自己一次机会,也不要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利息零费用,让循环使用将近十年的钱上百万元,有些人还质疑,就永远发不了财,更享受不到循环往复的财富。

李某经常在群里鼓动大家进入循环卡队伍,希望西安市及周边的人员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希望大家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发财的机会。每当李某在群里说话时,群里的帮腔者会不停表示“拥护”。

7月中旬,记者与其中一位在群里经常支持群主的人互加微信,这位网友自称是西安某医院的医生,一边吹嘘自己的医疗技术,一边吹嘘着循环卡赚钱的好处。事隔几天后,记者约她相见,讨教一下循环卡的使用时,她电话里答应,事后却以各种理由推辞。为了能联系到此人,记者假借让她帮助联系她工作的医院看病,她在电话里称在外地学习,记者再次联系,她将记者拉黑。但该支持者仍在大群里比较活跃,支持群主。

随后,记者通过渠道联系她自称在工作的医院,查无此人。7月下旬,该支持者,在群里公布一些填写模板信息,身份证号码及银行开户行显示却是省外用户。

记者又添加另一名支持者,在群里她自称是某单位高管,私聊后查看她的朋友圈信息,显示以做二手车为主。记者添加群主,通过朋友圈查看她的信息,多是以卖保险为主。

在这些群里,所谓的职业到底有多少是实际身份呢?没有人知道。

群主所谓“循环信用卡”更是以逐利为目的,持卡人还可以免费率、无逾期、免息使用、循环使用。

记者查询得知,循环卡已经被全国多地警方公布为骗局。

警方点评

群里自称的职业多是虚假的,是用来忽悠大家的,千万不要相信。要认清一个基本常识:无缘无故个人交一千多元就能获得国家上百万福利资金,想想就不可能。其次,银行卡如果不是银联卡,这个卡又怎么进行资金交流,所谓的上百万元的循环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只有一个答案,显示的金额是假的,这个卡仅是一张几元成本的卡片而已。

民警称,遇到此类问题,可能有人觉得管它是真是假,先注册申请了再说,那你就太天真了。当你提出申请的时候,你已经中了骗子们的套路,骗子有无数种办法掏空你的口袋。首先,要申请这种根本不存在的信用卡,你必须填写个人真实资料,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当骗子收集了大量个人信息,就会进行倒卖,贷款或者用于其他各类非法活动,对你再进行精准诈骗。当你提出申请后,诈骗团伙还会让你缴纳各种费用,如缴费升级套餐、缴费消除你的信用污点等。

骗局2:骗子蹭国家重点项目高额返利,让人“躺着”就能挣钱

家住西安城西的李先生最近非常苦恼,父母亲将养老的十几万元购买了一个“××扶贫梦保险”,他在网上也进行了一番查找,发现这是个弥天大谎,可劝说父母又不起作用,为此,他与老人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

李先生称,2019年6月份,“××扶贫梦保险”在小区里做活动,其中一名张姓女子到他家里进行培训,包括如何使用手机下载软件,如何注册,如何应用,如何拉拢下家,如何先从身边人开始发展用户等事宜。半个多月的培训,父母已经入魔,听不进去家人的劝说。为了弄清楚父母加入的这份保险基金如何运作,李先生用父母的手机将他和记者拉入“××扶贫梦保险”微信群里。

在这个微信群里,记者看到他们的宣传信息:

××扶贫保险,是使你快速成为七亿中产阶级的一分子(2000万元的拥有者)。第一:终生投资1800元,成为全国总代并获得推广权利。这是一次性购买60年的护贫保险费(每年30元)。保护你从加入那天起,只要坚定不移地全力分享,就一定在60年期间内,决不缺钱。

加入条件及义务:报单人,必须把微信本身昵称改成标准形式,本人姓名,推荐人姓名,总代理。微信头像必须是本人近照(上半身以上的)。报名的手机号必须是本人实名制,年龄不限等内容。

加入“××扶贫梦保险”好处,投资1800元,三年内可以享受港澳或云南四次免费旅游,机票吃住购物全部报销,也可以一家四人一次性完成,日期随时都可以安排。

短期脱贫计划:第一层,直推一人,躺着秒赚到扶贫奖励900元,收入4X900=3600元,净赚1800元。第二层,再发展一人,秒赚到扶贫奖励300元,收入4800元。第三层,再发展一人,秒赚扶贫奖励200元,收入12800元。三层奖励可以基本解决参与者的目前困境,还要奖励四张总价值3万元的旅游票。

揭秘:交钱后就会进入另一个群

记者在“××扶贫梦保险”群长达一个月时间里,观察群里的信息发现,群主不停搬出国家一些政策、文件或媒体评论员文章,进行张冠李戴的解读。特别是蹭当前一些国家重点工作及重点项目的报道热点,进行误导式的宣传。而在宣传这方面的信息时,错别字层出不穷,很多时候连语句都不通顺。为了增加群里的关注度,时不时会进行一次所谓的分红“登记”,这时间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会将真实身份证、银行户头等信息上交。

记者简单统计了一下,根据群里提交的资料,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从家庭地址显示来看,多是西安周边居民或村民。

记者还看到,有一位79岁的老人应该操作不熟练,不停重复在群里发自己的信息,连续发了多次后,被群主清理出群。

对于申领资金者,群主称,先交1800元,凭借交钱的信息,再进入另一个群,即可享受百万元回赠。

警方点评

这种骗局其实还是套用真实身份进行诈骗或买卖信息。识别的方法很简单,年龄都60多岁了,连体力劳动赚钱都非常困难了,投资1800元就能成为百万富翁,根本不切实际。试想,如果这样能赚到上百万元,那么还要企业和个人交养老金干什么?还要退休金干什么?其实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骗术太低级,上当者识别能力更差。提醒老年人对于不确定的赚钱信息,一定要与子女商量,多方面了解,以免上当受骗。

骗局3:以理财实战、养老计划拉人投资骗钱

7月20日,73岁的李师傅告诉华商报记者,今年初,他参加含光门外一公司搞的投资理财活动,刚开始只听课,能免费领取一斤鸡蛋。后来工作人员称只要存600元,成为会员,才可以听更实用的理财实战课程。李师傅交600元办理会员后,每次听课后领取一些青菜。大约听了五堂课后,工作人员鼓动老人存款,最少2万元以上,年利息高达20%以上。他以前看到过公安机关提醒高额利息不可靠的宣传,担心上当受骗,没有再交钱。

李师傅称,当初他交的600元办理会员,仅领了几次青菜,加起来还不够一百元,现在想想,这就是一个很低级的骗局。

家住西安城北的汪先生称,自2016年母亲开始接触小区张某,在张某怂恿下,母亲参与陕西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的养老计划,一份保险2万元,每拉一个人有额外的提成,每周工作日去张家堡打卡听课,若每周都去则每月发工资2千元,母亲以自己名义投了2份,以丈夫的名义投了1份,共计投了6万元左右。家人知道老人上当受骗后,带着母亲去公司好说歹说,甚至提出报警或媒体曝光,才将钱要回。

警方点评

骗局其实就是为了逐利,请广大群众不要轻信,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天上不会掉馅饼,掉的只有陷阱,只要你抱着贪婪、侥幸心理,就会落入骗子事先设好的局。收起自己的欲望,莫让骗子有可乘之机。民警同时提醒老人的子女,老人被骗,多是信息闭塞的原因导致,作子女的抽空多陪老人交流、沟通,宣传当前网络的线上和线下的骗局,这样能有效防范老人被人利用,防止骗。



Tags:微信群 骗局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推荐
华商报8月4日消息,在接到受骗者举报后,华商报记者在近三个月里,先后添加了循环卡、老人养生、高利返利等微信群,发现这些群存在共性就是拉人头入群,通过虚假宣传,再以获利的噱头...【详细内容】
2019-08-05  Tags: 微信群 骗局  点击:(336)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首先,套取的个人信息可以卖钱,现在网络上倒卖信息的屡禁不绝,就是因为利润是在太高。医疗信息、生子信息、消费信息、快递信息等等分门别类,都有不同的价位。 其次,信息可用来干...【详细内容】
2021-07-23  小侃春秋  今日头条  Tags:个人信息   点击:(168)  评论:(0)  加入收藏
春节临近各式各样的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谨防十类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据了解,十类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分别为,虚拟网站投资理财的一...【详细内容】
2021-01-13    呼和浩特日报  Tags:网络诈骗   点击:(168)  评论:(0)  加入收藏
央行刚刚发布公告,2021年贺岁金银币跨年度霸气登场! 网友对2021年福币设计呼声很高,对银币减量70万枚表示担心,毕竟200万枚,不仅要单独发行,还要与金币配套,相较以往,银币价格估计会...【详细内容】
2020-12-31      Tags:福字币   点击:(757)  评论:(0)  加入收藏
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六支队民警肖潇介绍,市民朋友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以下情形之一的投资理财项目,请务必要提高警惕: ①“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等; ②投资境外股权、期...【详细内容】
2020-12-24    重庆发布  Tags:投资理财陷阱   点击:(154)  评论:(0)  加入收藏
【导读】:仙人跳指的是一种骗局,一般是指一些团伙,通过女人与受害者网络聊天,赢得信任约定见面,当两个人去宾馆以后,骗子的同伙便冲进来,号称是这个女人的老公或者男朋友,然后敲诈受...【详细内容】
2020-09-22      Tags:仙人跳   点击:(310)  评论:(0)  加入收藏
关于投资理财很多人相信自己参与的就是真的直到血本无归可能才会幡然醒悟下面是几起案例希望大家认真看一看今后再想投资理财可以一眼看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骗局一、投资AP...【详细内容】
2020-09-16    光明网  Tags:骗局   点击:(165)  评论:(0)  加入收藏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小莉(化名)家住杭州余杭乔司,最近资...【详细内容】
2020-06-01      Tags:短信链接   点击:(122)  评论:(0)  加入收藏
“兼职刷单、足不出户,日赚百元、月入过万,只需动动手指、敲敲键盘即可!”这段时间,相信宅在家里“做贡献”的你,钱包也是越来越瘪了,如果你看到了类似的刷单广告,千万别动心,否则可...【详细内容】
2020-05-18      Tags:兼职刷单   点击:(131)  评论:(0)  加入收藏
手法一: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  不法分子大量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或是以各种紧迫的理...【详细内容】
2020-04-20      Tags:网络钓鱼   点击:(170)  评论:(0)  加入收藏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当前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网络在提高了我们生活品质和生产方式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正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等违法活动。据公开数据统计,2019...【详细内容】
2020-04-16      Tags:网络诈骗   点击:(115)  评论:(0)  加入收藏
最新更新
栏目热门
栏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