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法律

工作期间拍的短视频著作权该归谁

时间:2022-04-28 10:54:11  来源:  作者:中工网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关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

原标题:在原单位工作时拍的短视频,被离职员工用在新公司项目上,由此引发诉讼——(引题)

工作期间拍的短视频著作权该归谁(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阅读提示

员工在工作期间拍摄作品帮助企业推广产品、宣传形象,其短视频作品是否属于职务作品?著作权归谁?对此,企业该如何与员工做出合法有效的约定?律师表示,企业要依法履行协商程序,平衡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企业强行占有员工个人作品的行为得不到法律支持,员工不守诚信,造成企业恶性竞争的行为也不会得到法律支持。

“都是我以前拍的未发表、未采用的短视频,为啥还要赔偿呢?”赵晓荷因违反著作权法,去年赔付了原单位沈阳某软件技术与开发公司3.6万元。今年4月6日,她新入职的公司得知此事后向她发出通知,称后续若因此纠纷“给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公司有权索赔。

赵晓荷没想到,短短的一条视频,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麻烦。

近年来,随着直播、短视频平台飞速发展,员工在工作期间,拍摄作品帮助企业推广产品、宣传形象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员工用工作期间所拍短视频营利被诉侵犯著作权的、企业不合理约定员工所做短视频归单位所有且未给予合理对价的,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一段未发表的短视频引发索赔

赵晓荷与软件公司最大的争议是,她上班拍的短视频是不是职务作品、著作权归谁?

2019年4月,赵晓荷作为办公室零食推广项目的视频编辑,帮客户拍摄了A、B、C三款短视频。几轮沟通后,B方案被以1.6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客户。

2020年2月,赵晓荷离职后入职一家新媒体运营公司。次月,她将未被采用的A方案提供给新客户使用,反响良好。不过,软件公司收到之前的客户投诉称“拿着客户的钱,竟给对手卖力宣传”。5月13日,软件公司将赵晓荷告上法庭。

庭审中,软件公司委托代理律师陈东良拿出留存的B方案短视频文件、办公室零食项目策划书、奖金支付银行转账电子回单等证据,证明该作品是赵晓荷为完成公司布置的工作任务,利用公司摄录机、剪辑电脑等物质技术条件所创作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应归公司所有。

当地法院经审理后对该公司索赔请求予以支持,但认为著作权归赵晓荷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18条规定,自然人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该案中作品完成未超过两年,因此单位可以索赔。

“我一直觉得短视频没公开出来只能算是素材。”赵晓荷说,她并非有意侵权,目前正在和现公司沟通如何避免赔偿,消除不良影响。

“庭审上,赵晓荷主张短视频未发表过,因此不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陈东良说,实际上,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该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视听作品。赵晓荷使用的A方案视频不是简单的录制,而是经过设计和剪辑的作品,具有独创性,虽未发表,但也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同时,他也表示,如果时间超过两年,该软件公司就难以胜诉了。

排除员工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

员工在单位工作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完成单位工作任务创作的职务作品,另一类是与工作任务无关的个人作品。

根据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视听作品中的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的著作权由制作者享有,这以外的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制作者享有。

那么,约定好权属归单位,是不是就“相安无事”?

2020年8月,上海段和段(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宇平在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时发现,厚厚一沓的劳动合同中,有着这样的条款:“员工在工作或业余时间利用公司物质技术条件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图稿、书籍和视音频文件等均属于职务作品,著作权及其相关收益全部归公司所有”。

“这种格式条款明显属于无效条款。”孟宇平解释说,民法典第497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上述格式文本中,不合理地约定了员工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归单位所有,而单位没有给予合理对价,这些条款就属于排除员工主要权利的情形。

“如果员工使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做短视频营利,这种行为明显违背了诚信原则,用人单位可根据其违反的相关约定如保密协议等,以及造成的后果,提起诉讼。”孟宇平说。

企业和员工都要秉持诚信

孟宇平表示,企业为方便和提高效率,通常会提供制式文本,和员工签订格式条款。只要企业能够证明该条款是单位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的意见,劳动报酬中包括了员工可能在工作期间创作的作品对价,且不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是违背公序良俗等其他法定情形,权属约定条款就应当有效。

“企业一定要依法履行协商程序、留好证据,平衡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孟宇平说,企业强行占有员工个人作品的行为得不到法律支持,员工不守诚信、不敬业,造成企业恶性竞争的行为也不会得到法律支持。

针对不同情形,孟宇平建议,如果企业认为员工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已经造成严重影响或经提出拒不改正的,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员工的行为带来企业间不正当竞争,甚至在此过程中,员工披露使用其所掌握的单位商业秘密或存在其他法定情形,有可能构成刑法第219条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认为,当前短视频侵权现象频现,其著作权权属问题引发纠纷不断,解决该问题不仅需要法律规范,还需要行业、短视频平台等协同努力。同时,涉及职务作品的情形,创作者和用人单位等相关主体也要做到秉持诚信、依法行事。

责任编辑:宋新雨



Tags:著作权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软件著作权与软件专利的区别是什么?
软件著作权与软件专利的区别是什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专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许多人对于这两者的概念和区别仍然存在疑惑。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详细内容】
2024-01-31  Search: 著作权  点击:(165)  评论:(0)  加入收藏
AI 作品也受著作权保护?我国首例 “AI 文生图”案一审判决生效
IT之家 12 月 28 日消息,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官微消息,近期,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了李某与刘某侵害作品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明确了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图片的“作品”属性和...【详细内容】
2023-12-28  Search: 著作权  点击:(82)  评论:(0)  加入收藏
抖音拿下首张AIGC系统软件著作权,生成式内容或受法律保护!概念股砸出“坑”
研究机构表示,2023年我国AIGC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抖音AIGC系统软件著作权获登记批准12月20日,天眼查App显示,抖音视界有限公司“基于人工智能的内容生成系统”软件著作权...【详细内容】
2023-12-22  Search: 著作权  点击:(117)  评论:(0)  加入收藏
AI生成图片受著作权法保护吗?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审
今年以来,AIGC的技术进步,又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AI安全、伦理、法律等诸多领域的热议,其中,AI生成内容的法律性质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8月24日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AI...【详细内容】
2023-08-24  Search: 著作权  点击:(143)  评论:(0)  加入收藏
朋友圈盗图被告侵犯著作权,法院判赔215000元
导读: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他人作品属于侵犯著作权吗?在很多人固有形象里,拿别人的图片发朋友圈是很平常的事情,并不会在意。但是,近日,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因朋友圈盗图...【详细内容】
2023-08-05  Search: 著作权  点击:(79)  评论:(0)  加入收藏
生成式AI时代的著作权之困
陈永伟/文3月2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发了一则新闻:拥有《纽约邮报》、《巴伦周刊》、《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美国新闻集团正准备通过法律程序向Ope-nAI、微软,以及谷歌等应...【详细内容】
2023-04-12  Search: 著作权  点击:(227)  评论:(0)  加入收藏
记录生活的短视频受著作权法保护吗?北京知产法院作解答
记录生活的1分钟短视频受著作权法保护吗?北京知产法院:独创性的短视频属视听作品,作者享有完整的著作权本报讯 短视频是记录生活、分享心情的一种方式。当用心创作的短视频内容...【详细内容】
2022-08-26  Search: 著作权  点击:(224)  评论:(0)  加入收藏
工作期间拍的短视频著作权该归谁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关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原标题:在原单位工作时拍的短视频,被离职员工用在新公司项目上,由此引发诉讼——(引题)工作期间拍的短视频著作...【详细内容】
2022-04-28  Search: 著作权  点击:(268)  评论:(0)  加入收藏
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保护著作权
眼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社会方方面面,这也让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受到了严峻挑战。一方面,网络深刻地改变着作品的创造和传播方式,使得作品的复制传播更加便捷;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等新...【详细内容】
2020-05-12  Search: 著作权  点击:(319)  评论:(0)  加入收藏
软件著作权到底是是什么?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急速的发展,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标配,每个人都离不开智能手机,智能移动设备离不开各种应用程序(APP)的支撑。在“互联网+”、“人工智...【详细内容】
2019-12-03  Search: 著作权  点击:(849)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聚焦“一房二卖”等问题 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记者4月16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最高检近日印发了6件涉房地产纠纷民事检察监督典型案例,聚焦“一房二卖”、逾期办理产权证、违约金调整等高发监督事项。“一房二卖”等违法...【详细内容】
2024-04-17    新华网  Tags:一房二卖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情侣间的转账分手后能要回吗?
本报讯 记者唐荣 李文茜 通讯员胡旬子 恋爱期间,转账、发红包、馈赠礼物等经济往来在情侣间经常发生,但双方分手后,这些给出去的财物还能要回来吗?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详细内容】
2024-04-17    法治日报  Tags:转账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网络主播跳槽 违约金怎么算
“网络直播作为新型互联网行业,主要通过提升访问流量增加市场份额,进而获取利润,优质主播资源对于平台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平台公司往往通过高额违约金作为约束、管理主播的重...【详细内容】
2024-04-17    中国新闻网  Tags:违约金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被直播”如何维权?拒绝把不知情的消费者暴露在众目睽睽下
央广网南京4月15日消息(记者王姝姝)“花钱健身被直播了,不理解”“无语,外面吃饭被人直播”“剪头发被直播上镜,合理吗?”……这些遇到商家直播“被入镜”的场景你...【详细内容】
2024-04-16    央广网  Tags:维权   点击:(5)  评论:(0)  加入收藏
向保险欺诈重拳出击!金融监管总局拟出台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
4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何谓保险欺诈?根据《征求意见稿》,保险欺诈是指利用保险合同谋取非法...【详细内容】
2024-04-12    界面新闻  Tags:保险欺诈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银行卡90分钟被盗刷283次谁之过?法院这样判决
银行卡90分钟被盗刷283次谁之过法院判决银行对用户损失担责本报记者  张雪泓本报通讯员 刘 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李女士的储蓄卡发生了283笔交易,金额均为1000元。李女士认为,...【详细内容】
2024-04-12    法治日报  Tags:银行卡   点击:(9)  评论:(0)  加入收藏
情夫去世,“小三”用冷冻胚胎生了个儿子争遗产,法院这样判→
近日,广东清远清城法院审理了一宗案件情夫死后小三用冷冻胚胎生子争遗产网友看后直呼"这个剧情短剧编剧都不敢写"用冷冻胚胎生子争遗产2021年1月,温某因交通事故死亡。其婚外...【详细内容】
2024-04-11    看看新闻KNEWS  Tags:遗产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将他人商标设为搜索关键词构成侵权吗?看看这起案件
案情介绍近日,深圳市智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智搜信息公司)起诉广州玛塔网络有限公司(下称玛塔网络公司)、王某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一审判决正式生效,广东省广州市海珠...【详细内容】
2024-04-11    新浪网  Tags:商标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想查老公名下有多少财产?一地明确:妇女可查询配偶的这些财产
近期,妇女权益保护的地方立法又有新动作。据微信公众号“福建人大”4月9日发文显示,2024年3月27日,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福建省妇女权益保障...【详细内容】
2024-04-11    每日经济新闻  Tags:财产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7月起实施,有哪些亮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今年7月起实施。在国新办9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国家网信办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条例有关情...【详细内容】
2024-04-10    中国发展网  Tags: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栏目相关
  • · 聚焦“一房二卖”等问题 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 · 情侣间的转账分手后能要回吗?
  • · 网络主播跳槽 违约金怎么算
  • · “被直播”如何维权?拒绝把不知情的消费者暴露在众目睽睽下
  • · 向保险欺诈重拳出击!金融监管总局拟出台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
  • · 银行卡90分钟被盗刷283次谁之过?法院这样判决
  • · 情夫去世,“小三”用冷冻胚胎生了个儿子争遗产,法院这样判→
  • · 将他人商标设为搜索关键词构成侵权吗?看看这起案件
  • · 想查老公名下有多少财产?一地明确:妇女可查询配偶的这些财产
  •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7月起实施,有哪些亮点?
  • · 20元引发的官司:“仅退款”平台秒同意,商家起诉平台获支持
  • · 杀人埋尸的3名未成年人,最高可以判什么刑?
  • · 房子被法院查封后,房东是否应该承担违约金
  • · 未成年人及夫妻一方直播打赏款项如何处理?最高法公开征求意见
  • · 老人生前留遗嘱把所有遗产给女儿,11岁孙女起诉要求分割
  • · 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产 离婚时如何确权
  •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 · 用AI“复活”逝者,伦理和法律的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 · 如何避免“提灯定损”?如何保障租客的权益?律师给您支招
  • · 律师解读郑爽无财产可供执行:郑爽若故意隐瞒转移财产或被判刑3年
  • 站内热门
    相关头条
  • · “被直播”如何维权?拒绝把不知情的消费者暴露在众目睽睽下
  • · 想查老公名下有多少财产?一地明确:妇女可查询配偶的这些财产
  • · 律师解读郑爽无财产可供执行:郑爽若故意隐瞒转移财产或被判刑3年
  • · 北京法院公布一批信用卡诈骗案,这类型案件占比超七成,如何预防?
  • · 一审宣判,陈戌源无期徒刑!庭审现场画面曝光:90度鞠躬道歉,希望得到球迷宽恕
  • · 知名软件创始人自杀,遗言称被妻子索要千万逼死,最新消息:翟欣欣认罪!
  • · 最高检检察长应勇谈未成年杀人: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要依法追究刑责
  • · 遭遇家暴如何求助和维权?法官:家暴不是家务事
  • · 彩礼新规施行,多地判出“第一案”!
  • · 用别人的文案使用Sora文生视频算侵权吗?
  • · 恋爱期间的资金往来该怎么算?法官建议:大额金钱往来应明确款项性质
  • · 相声演员“学唱”他人作品侵权吗
  • · 裁判文书今后是否还会上网公开?最高法回应
  • · 劳动合同丢了怎么办?
  • · 醉驾不再强调“一律入罪”:精准司法,需透明保障
  • · 短剧催生新职业:“搬剧工”上线,被指侵权?
  • · 2023年离婚手续怎么办理?详细流程分享!一定要冷静!
  • · 借条上不要写这3个字,免得日后变成一张“废纸”
  • · 乘网约车前往机场迟到 误机责任如何划分
  • · 进一步依法严惩网络暴力!“两高一部”发布的这份意见值得关注
  •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