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健康

高温高湿“三伏天” 如何有效预防热射病

时间:2023-08-01 14:40:03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高温下,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神经、泌尿和循环系统会出现生理功能的变化,当变化超过人体可承受范围时就容易中暑。视觉中国供图

入伏以来,多地发生因中暑、热射病造成生命危险的案例,不断刷新人们对中暑的认知。5月,广东东莞市石碣医院接诊了今年首例热射病例,一名53岁男性户外连续作业8小时后出现头晕、大汗、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抢救数日保住一命;6月,北京一名57岁女性患者出现严重意识障碍,体温高于42摄氏度,出现了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过近7个小时抢救无效后离世;7月,49岁的导游“龚哥”在北京颐和园带团研学行程结束后晕倒在大巴车内,抢救无效去世,病因也为热射病。热射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80%以上,急需引起公众警惕。

热射病和“一般中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热射病会致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对热射病进行有效预防?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采访了全军热射病专家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急危重症中心主任宋青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玉想。

中暑是夏季较为常见的热损伤性疾病,由轻及重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区分热射病和一般中暑的有效方法就是看病人是否出现意识障碍以及脏器功能的损害。一般中暑症状包括:身体温度通常超过38摄氏度,并伴有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皮肤透热、恶心呕吐,或四肢冰冷、脸色苍白、血压下落、脉搏变快等症状,但不会出现意识障碍,这点是明显的区别。“一旦出现了意识障碍,脑子不清楚,常伴有多个器官(肝脏、肾脏、横纹肌、胃肠)功能的障碍,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就可以判断是热射病。”张玉想介绍。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重症中暑,通常由于高温、高湿、无风等外部环境原因,及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导致机体产热过多。“当机体产热大于散热,积累到一定程度,体温超过40摄氏度,就会损伤人体各个器官。”宋青说,这个过程好比生鸡蛋经过不断加温就变成了固态,这就是蛋白质变性。而人体内所有的组织、脏器、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参与组成的。当人体的温度异常增高时,这些脏器内的蛋白质就会像开水煮鸡蛋一样发生变性,多器官损害就会致人死亡。“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机体的损害越严重。热的血液经循环通过各个器官,最后将每个器官‘烧熟’。可以将热射病理解成为一种内烧伤,有时候外观看不出明显的差异,一旦发现,可能就非常严重了。”

有效防控热射病,首先要了解热射病的预警信号。一旦自己或周围人出现:烫,自觉身体发烫(从里向外发热);晃,异常疲倦,走不稳像醉酒一样;晕,头晕、意识模糊、抽搐;乱,出现脸白、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极有可能是发生热射病的先兆,要高度警惕并立即采取措施。

虽然热射病可致命,但仍然可防可治。预防热射病要做到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在户外剧烈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降温。如果已经出现热射病预警信号,第一步,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尽快将患者移动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散热,并判断患者意识状态,尽量让其保持清醒。第二步,用水、冰进行全身降温,迅速降低患者核心体温。张玉想介绍,最佳的降温方法是将患者除头部外的其他身体部位浸泡在20摄氏度左右的水中,也可以用冰水浸泡过的毛巾擦拭患者全身,如有冰水或冰袋,可敷在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全身降温。第三步,可以给患者补一些温水或冰盐水,帮助内脏降温。最后,遵循就近原则,尽快就医。在转运过程中,也要边转运边降温,这样到达医院时,患者可能保持较低的体温,有利于康复。

影响热射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高热峰值和持续时间。宋青以煮鸡蛋为例,她说:“如果鸡蛋刚放到水里想不煮了,还可以改做炒鸡蛋。如果煮了三五分钟后再想不煮,就算是关火,鸡蛋也已经凝固。鸡蛋就像人体的最基本单位细胞一样,如果不能及时降温,细胞都‘熟’了,‘煮熟了’的人体器官再想抢救已经晚了。”所以发生热射病,要抓紧时间想各种办法降温,要尽可能在热射病发病半小时以内将患者体温降到39摄氏度以下,两个小时降到38.5摄氏度,这也是有效防止多器官功能损害、改善热射病患者临床结局、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手段。

哪些人容易发生中暑导致生命危险?由于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退化或功能不全,老年人、小孩等特殊群体,要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体重过重人群,也容易出现机体散热功能不佳。在工作中需要面对高温环境的群体,例如户外作业的建筑工人、炼钢工人、环卫工人等,要注意及时降温并补充水分。经常熬夜的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会下降,也容易发生热射病。一些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夏练三伏”,进行剧烈户外运动前,如存在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或刚刚“阳康”,心肺功能还没完全恢复,不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热射病不是一个“挺挺就能过去”的病,如果机体感觉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及早就医。

宋青认为,近年来热射病发生率升高,除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外,最重要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得到改善,随处可见的空调等降温设备,习惯性替代人体调节温度。“机体的许多器官原本应该自己工作,现在却不再需要了,就会导致废用性萎缩,一旦离开空调环境,机体就会不适应。”因此,宋青建议在夏天,特别是年轻人,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让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强大起来。如果确实要在高温高湿季节进行剧烈运动,则需要提前10-14天做好“热习服”(也称热适应)。

来源:中国青年报



Tags:热射病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高温高湿“三伏天” 如何有效预防热射病
高温下,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神经、泌尿和循环系统会出现生理功能的变化,当变化超过人体可承受范围时就容易中暑。视觉中国供图入伏以来,多地发生因中暑、热射病造成...【详细内容】
2023-08-01  Search: 热射病  点击:(114)  评论:(0)  加入收藏
热射病就是中暑吗?不出门就不会得热射病了吗?盘点8大误区
中央气象台今天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南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在线。高温杀手“热射病”你了解吗?出现热射病症状该怎么办?不出门就不会得热射病了吗#?热射病8大误区盘点,详戳了解&d...【详细内容】
2023-07-09  Search: 热射病  点击:(110)  评论:(0)  加入收藏
北京高温红色预警!一图读懂如何预防热射病
2023-07-06  Search: 热射病  点击:(111)  评论:(0)  加入收藏
热射病七问 预防有妙招
 今年北京的夏天来得比往年更早,近日连续多天40度左右的高温天气让市民感到“措手不及”,亦有因热射病过世的病例发生,如何及时做好防暑降温成为大家都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详细内容】
2023-06-30  Search: 热射病  点击:(99)  评论:(0)  加入收藏
为什么会得热射病?
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详细内容】
2023-06-21  Search: 热射病  点击:(139)  评论:(0)  加入收藏
高温天气警惕热射病 专家教你这样判断和急救
近日,多地陆续发布高温预警,在本期《一分钟养生课》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彭卓提醒广大网友,注意防暑降温,尤其要警惕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最严重的中暑...【详细内容】
2023-06-21  Search: 热射病  点击:(94)  评论:(0)  加入收藏
警惕高温杀手!夏天真能热死人 一图了解热射病为何会致命
 中国天气网讯 最近,我国南方高温“超长待机”,不少地方气温突破40℃,酷热难耐。四川、浙江、江苏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并出现因此死亡的案例。高温热浪作为一种灾害天气,常被大...【详细内容】
2022-07-14  Search: 热射病  点击:(445)  评论:(0)  加入收藏
“热死了”不是句玩笑话!多地有人确诊热射病,如何预防?
图片来自网络烈日炎炎,人们经常会说"热死人了",有时这并非一句玩笑话,因“热射病”昏迷乃至死亡的案例,今年夏天全国已发生多起。据澎湃新闻,近日浙江多家医院连续有中暑患者送医...【详细内容】
2022-07-13  Search: 热射病  点击:(316)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完美代糖”也许并不完美
甜蜜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永恒追求。我国一直是糖类消费大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的《2002—2012年中国居民含添加糖食物摄入状况及变化分析》表明,10年间我国居民...【详细内容】
2024-04-02  健康报  微信公众号  Tags:代糖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为什么打了疫苗仍会感染百日咳?如何科学看待它的“卷土重来”?
“咳嗽要咳一百天?”“这不是小孩的病吗?”“百日咳听起来很可怕。”近日,百日咳相关话题频登热搜,不少网友在留言中充满担忧。百日咳如何确诊?有哪些典型症状?如何科学看待它的“...【详细内容】
2024-04-02    新京报  Tags:百日咳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老得慢”的男人,大多有5个好习惯,你能坚持几个?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或许常常听到他人对我们年龄的评价,这些评价有时令人欣喜,有时却让人有些无奈。被称赞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无疑是许多人都渴望的赞誉。这种赞誉背后,其...【详细内容】
2024-03-31  大杰知识科普    Tags:男人   点击:(5)  评论:(0)  加入收藏
晚上手机屏幕调亮VS调暗,到底哪个更好?
2024-03-27    科普中国  Tags:手机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长期处于压力下,身体会发生什么?
写在最后:可能经常会听人说“TA 能有什么压力”,是呀,在很多人眼里,压力一定来自于一些大事件。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还真的值得一说。实际上,同样一件事,对于不同人来说压...【详细内容】
2024-03-26    科普中国  Tags:压力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熬夜时真的不能乱喝这 3 种饮料,尤其第三种!
附录:其实睡觉最重要的不是几点睡,而是“规律睡眠”。比如你每天晚上10点半看完我的内容,再玩到半夜1点睡觉,睡到第二天早上9点,天天这么干的话,其实也是时长足够8小时且规律的睡...【详细内容】
2024-03-25    科普中国  Tags:熬夜   点击:(14)  评论:(0)  加入收藏
千万不要闻臭袜子!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之前有网友分享自己只因闻了刚脱下的袜子,就导致了肺部感染真菌的经历,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热议。那么,臭袜子又怎么会和肺部感染有关系呢?臭袜子为什么不能闻呢?袜子上面到底有...【详细内容】
2024-03-25    快科技  Tags:袜子   点击:(16)  评论:(0)  加入收藏
腿粗的人别烦恼!研究发现:大腿粗才是“宝藏身材”,更长寿!
有些人明明不胖,但就是大腿粗,常常羡慕别人拥有又细又长的腿。尽管尝试了各种减肥方法,其他地方都瘦了,但大腿却没瘦,让人非常苦恼,甚至因此产生了自卑情绪。然而,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详细内容】
2024-03-25    新闻眼  Tags:腿粗   点击:(20)  评论:(0)  加入收藏
女性内裤到底有多脏?多久才可扔掉?
女性内裤到底有多脏?这是一个让人“尴尬”又充满好奇的话题。多久才可扔掉?这更是一个让人“为难”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让人心烦的谜团,一起来看看女性内裤到底有多脏...【详细内容】
2024-03-23  高高情感    Tags:女性内裤   点击:(9)  评论:(0)  加入收藏
几十块和几千块的枕头,到底有什么区别?挑对枕头要看这些
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除了有助于养精蓄锐、保护认知、巩固记忆,还能有效清除大脑产生的各种“垃圾”。但是据统计,中国人的失眠发生率已经超过 38%。所以,对一些人来说,睡个好觉并...【详细内容】
2024-03-22     科普中国  Tags:枕头   点击:(11)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站内热门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