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百科 > 理财

理财产品迎“降费潮” 居民存款要“搬家”吗?

时间:2023-07-14 09:38:27  来源:一财网  作者:

作者: 陈君君

[ 市场对于下半年理财产品是否能继续回暖存在争议。某私募基金固收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经历过多次降息后,部分居民取出存款,在目前证券市场赚钱效应不明显、资金回流房地产概率有限的情况下,固收理财或是居民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向。 ]

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纷纷打响产品费率“价格战”,最低费率可降到“0”。

去年的“破净”阴霾还未扫净,如今又用让利的方式招揽客户,现在是理财产品上车的好时机吗?

理财产品费率“价格战”已打响

理财产品迎来“降费潮”。进入下半年,大多数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完成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动作。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债券市场走牛,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回升,理财市场也随之回暖,为招揽客户,提升产品的“回血率”,理财公司借机推出产品费率“打折”促销活动。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目前,已有兴银理财、杭银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招银理财、中邮理财、华夏理财、北银理财等10余家理财公司打出“降费牌”, 涉及降低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和理财产品赎回费等。

以兴银理财为例,旗下“兴银添利天天利1号E”等产品的投资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自6月底下调,分别从0.30%、0.03%和0.30%降至0.01%、0.01%和0.15%。

招银理财更是“下血本”。日前,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招卓价值精选”的权益类理财计划产品(类公募基金)。产品说明书显示,在产品当日累计净值低于1元时,将从下一自然日起暂停收取固定投资管理费。

“‘不赚钱就不收管理费’的举措,或许能够增强客户体验,也体现了发行方对产品及投资经理的信心。”一名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研究员对记者说。

兴业研究公司金融监管高级研究员陈昊表示:“该类产品从管理费收取的角度开展设计创新,一方面可以缓解投资者对于‘破净’的焦虑;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将管理费与收益情况相结合,科学设置管理费率。”

不过,记者注意到,前述产品虽然“破净”不收管理费,但该产品还要收取托管费、认购费、申购费等多项费用,每年度0.08%。

前述权益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理财公司降低理财产品的管理费和销售服务费,是想要提升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和提升理财产品规模。“居民还是要关注理财产品本身的属性,比如说风险等级、投资期限、投资方向、管理水平等。”他说。

下半年收益率或不及预期

在各大理财子公司的大力推广下,理财产品的规模有所回升。根据广发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的数据,7月首周,银行理财存量规模回升至26.59万亿元,相较季末(6月30日)资金回流了8134亿元,其中理财子规模较前一周五增长7891亿元至25.79万亿元。

理财市场规模回暖、产品费率同期下降,是否意味着下半年理财市场会继续向好,居民要借机上车吗?

针对规模回升,中金固收分析师王海波认为,从历史情况来看,每年的7月份理财规模较同年6月份都会出现较为明显回升。“受到6月末银行刚性存款增长的要求,同期银行理财规模大概率是走低的,7月只是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某私募基金固收研究员对记者表示。

市场对于下半年理财产品是否能继续回暖存在争议。某私募基金固收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经历过多次降息后,部分居民取出存款,在目前证券市场赚钱效应不明显、资金回流房地产概率有限的情况下,固收理财或是居民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向。

部分业内人士有不同观点,认为下半年理财产品风险仍存。“上半年理财市场回暖主要依赖债券市场走牛,运气比较好。下半年,经济开始边际走强,债券市场偏强走势不一定会延续,以固收类投资为主的理财市场回暖天花板是可以看到的。”某公募基金宏观行业研究员对记者说。

当前,我国理财市场中的大部分产品属于固收类,收益率与债券市场的表现关联性极大。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截至2022年底,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6.1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4.50%,较去年同期增加2.16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1.41万亿元,占比5.1%,较上年同期减少2.28个百分点。此外,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6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且截至2022年底,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达1.39万只,存续规模为22.24万亿元,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0.44%,且全部为净值型产品。

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走牛,同期理财产品的单位净值增长幅度却低于债券收益率。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上半年累计涨幅2.88%,逼近去年全年涨幅;剔除近6月无净值的产品,截至7月13日,全市场共有698款理财产品单位净值小于1。其中,有10款理财产品单位净值不及0.8。在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看来,经过上半年明显上涨,近期债市止盈情绪已有所转强,投资者有必要关注支撑债市的利好因素能否持续。

针对本轮理财产品“降费潮”,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研究员对记者表示,“降低产品费率只能作为揽客的短期举措,从长期来看,可持续性比较低。”

居民存款是否应当“搬家”,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投资者应当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投资经验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Tags:理财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 陈君君[ 市场对于下半年理财产品是否能继续回暖存在争议。某私募基金固收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经历过多次降息后,部分居民取出存款,在目前证券市场赚钱效应不明显、资金回流...【详细内容】
2023-07-14  Tags: 理财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每经编辑:毕陆名据潮新闻7月11日报道,7个月时间,10万元赚了2300多元,折算下来都超过大额存单3.3%的年化收益率——随着最近理财收益回升,杭州的85后郑女士、陈先生等投...【详细内容】
2023-07-12  Tags: 理财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本报记者 田 鹏见习记者 杨笑寒自6月份以来,我国银行业存款利率普遍进行了调降,先是国有六大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随后,多家股份制银行也相继下调了部分期限存款利率。利率下...【详细内容】
2023-07-06  Tags: 理财  点击:(17)  评论:(0)  加入收藏
来源:上海证券报信托产品曾是上市公司理财的首选,但因近年来信托产品频频“暴雷”,行业风险上升、产品整体收益率下滑,上市公司对其认购热情下降。从数据来看,2021年上半年,有63家...【详细内容】
2023-07-05  Tags: 理财  点击:(22)  评论:(0)  加入收藏
财联社7月3日讯(记者 彭科峰)300万理财一年收益仅万余元,六旬老太不满意坚持索要当时副行长的口头承诺收益,这样的事情你敢信?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就披露了这样一起理财投资者和银...【详细内容】
2023-07-04  Tags: 理财  点击:(20)  评论:(0)  加入收藏
“狼来了”的故事最近在银行理财上演。最近一周,不少投资者发现自己R2风险等级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并在豆瓣、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评论区“讨伐声”一片,大家纷纷开始恐...【详细内容】
2023-06-30  Tags: 理财  点击:(21)  评论:(0)  加入收藏
6月26日,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发布了费率优惠公告,对部分产品销售费率(也称“销售服务费率”)进行下调。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份以来,已有华夏理财、光大理财、杭银理财...【详细内容】
2023-06-28  Tags: 理财  点击:(28)  评论:(0)  加入收藏
财联社6月27日讯(编辑 张伟)日前,招银理财一只宣称“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理财产品轰动市场,据悉,该只产品规定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00元(不含)时,暂停收取管理费,等回到1.00元后再恢复...【详细内容】
2023-06-27  Tags: 理财  点击:(26)  评论:(0)  加入收藏
证券时报记者 谢忠翔 刘筱攸经历此前理财市场的大幅波动之后,银行理财子公司下调自家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次数愈发频繁。5月31日,证券时报记者在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官网看到,近...【详细内容】
2023-06-01  Tags: 理财  点击:(22)  评论:(0)  加入收藏
那只号称“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理财产品,首发募集结果出炉了!5月31日,招银理财发布公告,招银理财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成立规模为8281.45万元。近半年首发权益理财招银理财招...【详细内容】
2023-05-31  Tags: 理财  点击:(41)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作者: 陈君君[ 市场对于下半年理财产品是否能继续回暖存在争议。某私募基金固收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经历过多次降息后,部分居民取出存款,在目前证券市场赚钱效应不明显、资金回流...【详细内容】
2023-07-14    一财网  Tags:理财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尽管储蓄国债利率进入“2”时代,但从销售情况来看,其热度依旧不减,不少银行短时间内即告售罄。7月10日,2023年第五期和第六期电子式储蓄国债正式开卖。时代财经向各个银行了解储...【详细内容】
2023-07-13    时代在线  Tags:利率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近期,“存款特种兵”现象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存款特种兵”即追求高利息的跨城存款者。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今年以来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广大投资者面临理财焦虑。那么,投资者当下该...【详细内容】
2023-07-13    证券日报  Tags:存款   点击:(3)  评论:(0)  加入收藏
每经编辑:毕陆名据潮新闻7月11日报道,7个月时间,10万元赚了2300多元,折算下来都超过大额存单3.3%的年化收益率——随着最近理财收益回升,杭州的85后郑女士、陈先生等投...【详细内容】
2023-07-12    每日经济新闻  Tags:银行理财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新华财经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张佳琳)“闲钱存不住,每月攒颗金豆豆,年底就能收获一罐,看着都开心”“开始攒黄金豆了,每月存几颗,到时候打个手镯”……当前,不少年轻人正...【详细内容】
2023-07-11    中国证券报  Tags:黄金   点击:(18)  评论:(0)  加入收藏
持续降低的债券收益率,不足以唤起投资者对投资的渴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寻找理财替代品。“固收+”产品成为理财净值化转型背景下居民财富管理的一个良好...【详细内容】
2023-07-09    上海证券报  Tags:固收+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如购买美元存款需要注意汇率波动风险,可能会造成利息对冲,利率调降之后,投资收益空间有限。记者丨宋亦桐 周斌今年以来利率一降再降,此前一路“狂飙”的美元存款也迎来“降...【详细内容】
2023-07-06    北京商报  Tags:存款   点击:(19)  评论:(0)  加入收藏
本报记者 田 鹏见习记者 杨笑寒自6月份以来,我国银行业存款利率普遍进行了调降,先是国有六大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随后,多家股份制银行也相继下调了部分期限存款利率。利率下...【详细内容】
2023-07-06    中国经济网  Tags:存款   点击:(17)  评论:(0)  加入收藏
“狼来了”的故事最近在银行理财上演。最近一周,不少投资者发现自己R2风险等级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并在豆瓣、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评论区“讨伐声”一片,大家纷纷开始恐...【详细内容】
2023-06-30    21世纪经济报道  Tags:银行理财   点击:(21)  评论:(0)  加入收藏
6月26日,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发布了费率优惠公告,对部分产品销售费率(也称“销售服务费率”)进行下调。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份以来,已有华夏理财、光大理财、杭银理财...【详细内容】
2023-06-28    证券日报  Tags:银行理财   点击:(28)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栏目相关
  • · 理财产品迎“降费潮” 居民存款要“搬家”吗?
  • · 利率下行众生相:中老年人瞄准储蓄国债,年轻人蹲点抢结构性存款额度
  • · 存款“降息”后投资者该如何打理好“钱袋子”?
  • · 10万赚了2300多元,年化收益率超大额存单!银行理财产品火了,有人一口气买500万
  • · “攒金豆”成新宠 银行发力小克重黄金产品
  • · 如何挑选“固收+”产品?
  • · “存款特种兵”赴港存美元要想清楚
  • · 存款流向多渠道 固收类理财产品最受青睐
  • · “破净潮”又来了?并没有,银行理财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4.07%
  • · 多款银行理财产品管理费率降至0 或引发同行跟风
  • · 理财产品降费潮继续,0费率产品再现!季末理财存量规模缩水1300多亿| 银行理财观察?
  • · 利率“2”时代,你还爱储蓄吗?
  • · 存款利率进入2%时代 “特种兵存款”还香吗?
  • · 银行存款利率降到“2时代”,以后钱该放在哪?
  • · 个人养老金产品应该怎么选
  • · 在银行存定期存款,要怎么存,才能每个月都有一笔存款到期?
  • · 40岁拥有100万积蓄的人多不多?在我国属于什么水平?答案来了
  • · 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全都跌破3%,想要存一年就拿3%的利息,要怎么存
  • · 想要每月利息能有2500元,需要多少存款?内行人给出答案
  • · 个人存款到达“这个数”,就超过国内98%的家庭了,你达标了吗?
  • 站内热门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