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百科 > 读书

从鲁迅的《伤逝》谈女性出走的困境与救赎

时间:2020-08-31 10:16:11  来源:  作者:

文/小董

来源/怀左同学

1925年鲁迅发表了《伤逝》,这是鲁迅唯一一部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属于《彷徨》中的一篇。

如果翻看《伤逝》的同时期作品,你会发现一对恋人为了爱情勇敢地与大家族决裂,期望过上王子与公主般的生活,就如一个童话一样梦幻,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小说至此便戛然而止。

但鲁迅却截然不同,他将目光投向在一起后的柴米油盐,甚至心酸悲苦。撕破了生活的理想面纱,直面现实的血淋淋,或许这就是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

总比别人看得透一些,深一些。

《伤逝》讲述了一位叫子君的女性冲破封建牢笼与丈夫涓生私奔,凭着一腔热血在爱情里丧失自我般地全心付出,被丈夫无情抛弃后走向自杀的故事。

本文,将从无法挥去的父权阴影、夫权的二度笼罩、经济决定底气这三方面来剖析子君的悲惨结局,进而探讨当代女性如何实现自我救赎。

从鲁迅的《伤逝》谈女性出走的困境与救赎

 

 一、女性出走后的困境

1、父权阴影笼罩下的女性之痛:被监视,被束缚

鲁迅曾在1923年发表的《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为冲破封建家庭牢笼,离家出走的女性提供了两个结局。

要么堕落,要么回来。”

之后的两年里,鲁迅完成了《伤逝》一文,在文中塑造了子君这一女性形象。

子君是一个大胆新式的女性,在当时那样的时代环境下,大多数女子只能听从父命,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子君不但违反父命,还离家出走,与他人私奔,追求心中的理想爱情。

敢于出走的子君真让人敬佩,当我看到她毅然出走的情节时,我的情绪也随之澎湃。这种勇敢的精神在无形中也感染着我。但看到父母反对子君出走时,我也同样为这种愚昧的时代和家庭环境感到无奈和愤慨。

出走的子君看似是勇敢且自由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万恶的父权阴影始终笼罩在她周围,时时刻刻监视着她。

有一天,涓生送子君出门,但子君的父亲把脸紧贴在窗玻璃上,用他那带着鲇鱼须的老脸注视着他们,哪怕相距十多步的距离,子君也感受到来自远方一双眼睛的注视。

看似自由的出走,其实她的言行举动一直被人监视着,这种无形的力量就是强大的父权。 她就像一支被人牵着线的风筝,飞得再高也难逃线的束缚 。行动上的自由出走,心理上却被父权牵制着。

看到这个情节时,我也像被别人注视着一般如坐针毡,也更能体会到子君用外在的淡定来掩饰内心的不自在。

婚后的子君被家务,照顾孩子等各种事情缠绕,慢慢地变得庸俗,渐渐地丢失了心中的文艺梦。各种矛盾的交织导致涓生向她提出了分手。

被抛弃后的子君,对生活感到迷茫,身心皆遭受打击。看到被抛弃的子君,我同样能体会到她的感受。一个你将他视为全世界的人决绝地离你而去,就意味着你的世界在顷刻间崩塌。你会迷茫,痛苦,不舍,绝望。甚至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伤害了你,这样的子君是令人同情的。

受伤的子君最后选择了回娘家,当初那个为爱情义无反顾出走的她,在遭遇现实的碾压后,已不复存在。

但回家,象征着她再一次向父权妥协。

在那个年代,离婚被抛弃的女子就像一块破抹布,不但受到外人的冷眼,就连自己的家人也以冷眼瞧你。

一个人无法忍受社会和家人的屈辱时,也只能选择自杀。《伤逝》的结局虽是悲的,但悲的很合理,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思想,一时代有一时代的结局。

虽然在我目睹子君的经历时,心中感叹子君很傻,为何要因为别人的目光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但回到时代现场,如果我们遭遇这样的事情,或许任何人也难逃自杀的宿命。

但子君从出走,同居到回家这一整个过程,始终被强大的父权注视着,监视着。

从鲁迅的《伤逝》谈女性出走的困境与救赎

 

 

2. 夫权桎梏下的女性悲歌:被启蒙,被启发

子君不但一直活在父权的监视中,当逃离家庭后,还承受了另一种力量的束缚——夫权。

一重障碍未过,再来一重,两股力量的双重压制,不由得使读者心生一种同情之感。

《伤逝》是通过涓生的回忆,以涓生的内心独白来展示出整个事件。这一视角从一开始就笼罩着浓浓的夫权色彩。

以男主的视角书写女主。给读者提前设定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场景,有意把男主置于一个忏悔者的角色,让读者以审视的眼光来看待男女主之间发生的故事。从而唤起读者对男主的原谅和同情。

我刚开始看这本书时,就陷入了男主的圈套,看着男主感人肺腑的回忆文。带着原谅和同情的心情看着一部忏悔录。但在看第二遍时,逃离那个设定的基调,纯粹看整个事件,才感受到女主的可怜和可悲。

文章的开篇是涓生的自白:“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在这里涓生似乎情真意切,满怀悔恨的心情。但回顾全文,你会发现涓生和子君的情感付出并不对等。子君对于涓生可谓全身心地付出,其中虽有缺乏理解的地方,但至少她是真心对待涓生,而涓生对她的爱就不那么完全,总有保留和隔膜。

涓生回忆他们当初相爱时这样说:“我已经记不清那是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岂但现在,那时的事后便已模糊,夜间回想,早只剩下了一些断片了;同居一两个月,便连这些断片也化作无可追踪的梦影。”

相比于涓生的遗忘,子君却是什么都记得。她说:“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背诵。”

你的心爱之人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忘却了和你相识相爱的种种经历,连经历的断片都无可追踪,可想而知,他对你的用情之浅。

看到这里,我确实为子君感到不值,为了一个男人和家庭决裂,冒着被质疑,被冷眼的危险毅然选择与他在一起,子君为这段感情付出了太多,却换来一个无情的抛弃。

其实这里也反映出从一开始两人的爱就互不对等,而一份不对等的爱固然不会有好的结局。

就像一句话说的:“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就像抱着一颗仙人掌,抱得越紧就伤的越深。”

而且当两个人生活久了才会发现彼此到底适不适合。事实证明,子君和涓生并不适合。

从鲁迅的《伤逝》谈女性出走的困境与救赎

 

生活久了,矛盾也开始显现。

涓生开始埋怨子君顾了家务后连谈天的功夫也没有,又何求读书和散步。埋怨没有一间静室供自己工作,抱怨子君不像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导致自己不能安心做事。到最后甚至连子君在餐桌上的大嚼行为都让他厌恶。

在这段情感中有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涓生并不是真的爱子君,他没有把子君当作一个爱人来对待。

子君最初吸引涓生也是因为,在他向她谈论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泰戈尔、谈雪莱时,子君总是微笑点头,貌似与自己产生共鸣,但实则不是。

子君并不是真正地热爱这些东西,只是为了迎合涓生乞求得到回应的需求。所以从始至终两人的三观并不相投,志趣不相吻合。

所以,当同居后的子君陷入到家庭的琐碎,忘记了曾经的诗词歌赋和风花雪月时,涓生开始对她产生了失望和厌恶。子君不再关注精神世界时,也意味着涓生失去了精神上的同行者,所以他们之间的“爱”也随之消失。

子君与涓生就像一段话说的那样:“在爱情里,你没有错,她也没有错,可是他们两人在一起最大的错误就是,三观不合,感情便不能长久。三观不和的两个人,相处得越久,会越来越发现很多问题无法沟通和调和。”

从开始到结束,子君一直活在男权的阴影下,之前被父权压迫现在被夫权启蒙,她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作为“女人”和“人”而活着,而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生存。

从鲁迅的《伤逝》谈女性出走的困境与救赎

 

 

3、经济能力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底气

马克思曾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当今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着一个人的话语权和生存权。之前中国女性因为没有挣钱的权利所以一直受制在男性的威权下。

一个人只有经济上独立才能在人格上独立。

而社会上的不平等归根结底是没有经济权。不论男性或女性,经济都是最基础的。

子君与涓生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他们在寻找住处时,子君卖掉了她唯一的戒指和耳环,说明子君也深知经济决定一个人生存的底气。尽管她拥有爱情,但爱情中的激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如果没有经济做支撑,那她在爱情里难以直起腰杆。

但同居后的情况变了,同居后,子君负责料理家务,涓生负责挣钱养家,家里的一切经济来源都依靠涓生的收入。

这样的责任分配其实不甚合理,女性不能完全丧失经济能力,做全职太太。时间久了,问题自会出现。

因为人为因素,涓生失业了,子君对他说:“那算什么,哼,我们干新的。我们.......她的话没有说完;不知怎地,那声音在我听去却只是浮浮的。”

为什么子君说话的声音浮浮的?

因为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她底气不足,难以与别人平等对话。

反观现今,也是如此。现在有很多人都提倡AA制,很多单身女性早早地为自己购买独家公寓,甚至出现的不结婚和丁克等婚恋观。这一切新生观念的出现都建立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

经济独立才有话语权。所以经济上不独立的子君在陷入生活的困境,涓生向她提出分手时,像孩子渴求母亲般地回避着涓生的眼。

之前勇敢地离开家,高喊着:“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子君已经不在了。心中的理想再美好,决心再坚定,在现实面前都被击得粉碎。

经济上无法独立,人格上就难以独立,子君是不同于传统女性,敢于挑战权威,寻求新路。但不可避免的是,女性在思想改变了,但在经济上并没有获得解放。出走,只显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没有根基的出走其结果只能是悲剧。

从鲁迅的《伤逝》谈女性出走的困境与救赎

 

 二、当代女性如何实现自我救赎

虽然子君的时代已经相距我们很远了,但女性的地位还受到过去愚昧思想的侵染。这一百年来,女性一直在为自身的权力斗争着,争取着,企图摆脱封建力量的束缚。那么作为当代的女性,我们该如何实现自我救赎呢?

1、多读书,汲取能量,开阔眼界

读书不会一下子斩断情丝,脱胎换骨。读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修炼内功。

正如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在爱情中被抛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因为我们总像一句很火的话里说的:“只要对我稍微好一点,我就想和你过一生。”

我也是如此,爱情的破灭曾一度让我痛苦万分,但我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将目光转移到书中。

在读三毛的书时,我羡慕她的洒脱和豁达,沉醉在她的撒哈拉大沙漠里。

但三毛并不是天生就洒脱不羁。童年时期的三毛敏感又孤僻,患过自闭症,想过自杀,在家停学七八年。但她没有放弃,在老师和家人的陪伴下终于走出那个童年的阴影,实现了自我救赎。

之后我又接触了很多名人自传,发现很多人都有过坎坷的经历,但她们用坚韧的毅力挺了过来并成就了日后闪光的自己。

他们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人生的路还很长,风景还很多,我们要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不能因为被抛弃,就放弃自己。

从鲁迅的《伤逝》谈女性出走的困境与救赎

 

2、培养自我意识,从心底接受自己爱自己

心理学家佛罗姆曾在《爱的艺术》里说:“爱是一门艺术,实现人与人之间统一的前提是拥有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掌握爱的能力,进而去爱别人。

为什么我们总被外在的事物和看法所影响,最大的根源在于:没有自我意识,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是可悲的。就像文中的子君一样,从来没有爱过自己,只是依附于父权和夫权。

子君让我想起17年一部很火的剧《我的前半生》的主人公罗子君。该剧讲述了生活安逸的罗子君被丈夫抛弃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打破困境进入职场,最终实现了自我的华丽成长。

一个养尊处优安逸度日了十几年信奉“家庭就是全部”的罗子君被突然的婚变弄的不知所措。十几年里,罗子君全身心投入家庭,没有自我,她听信了男人的我会养你一生的承诺选择做全职太太。这时的罗子君完全没有自我,和《伤逝》子君一样依附夫权。

当她的安全屏障被撕破之后,在与生活的斗争中、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欣喜中找到了自己。最终实现了自我的成长和救赎。

这也启示我们:一个人只有找到自我,找到自己的价值,才能真正地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不会因为被抛弃而茫然失措,不会因为生活的磨难而停滞不前。不会像《伤逝》里的子君一样,走上自杀的道路。

3、做一个经济和精神上独立的女性

亦舒曾说:“作为女性,先要争取经济独立,然后才有资格谈到应该争取什么。十五至二十五岁,争取读书及旅游机会;二十五至三十五,努力工作,继续进修,组织家庭,开始储蓄;三十五岁以后,将工作变为事业,加倍争取学习,一定要拥有若干资产防身。”

一个人只有经济上独立,精神上才能独立。

《伤逝》里的子君在经济和精神都依附他人。被抛弃后的她并未反省自己的言行,而是屈服在父权和夫权的淫威下,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曾经的高声呐喊,不过是昙花一现,一腔热血罢了。

所以作为女性,在感情上我们不能依附任何人,做一个情感独立的人。还要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即使被抛弃后也能重整旗鼓,昂首向前,活得潇洒且漂亮。

从鲁迅的《伤逝》谈女性出走的困境与救赎

 

【写在最后】

《伤逝》一文,鲁迅为我们揭示了一百年前女性出走后的悲惨结局。告诉读者女性在一百年前身受的外在束缚和自身局限。一百年后,时代虽然进步了许多,但像子君这样的女性大有人在。

像《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就是一类现代女性的缩影。这也在警示我们女性要通过自身努力提升自己的格局和能力。不依附于任何人,拥有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格。

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会让你坦然面对生活里的一切遭遇。因为你是你,你为自己而存在,你为自己而活着,别人会爱上你也会离开你。只有看清这样的事实,你才不会被世界抛弃,被别人抛弃,被自己抛弃。



Tags:《伤逝》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推荐
文/小董来源/怀左同学1925年鲁迅发表了《伤逝》,这是鲁迅唯一一部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属于《彷徨》中的一篇。如果翻看《伤逝》的同时期作品,你会发现一对恋人为了爱情勇敢地与...【详细内容】
2020-08-31  Tags: 《伤逝》  点击:(164)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大好时光别虚度!想充电却不知道哪有学习资源?想写论文却找不到参考文献?送你40个免费学术资源数据库 中文、外文数据库,期刊、电子书、学位论文、会议资料…你要的统统有~...【详细内容】
2021-12-24    人民日报  Tags:电子图书馆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五分钟看完一本小说”“每日带读趣味历史”“连载人物传奇100篇”……眼下,读书类短视频风行,一些博主坐拥数百万粉丝,不仅吸引一群人坚持“打卡”,还创造了单套...【详细内容】
2021-12-15  长安观察    Tags:读书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荐读者:郑晓红(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1.《十九日谈》 杨无锐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这本书的副标题“《古诗十九首》里的生活与英...【详细内容】
2021-12-15    中国教育新闻网  Tags:书单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2021-12-14  桃心情    Tags:好书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选一本好书,读一本好书。 0121世纪资本论 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凯蒂对过去300年来欧美国家的财富收入做了详尽探究。 富有的那批人不是因为劳动创...【详细内容】
2021-10-09  嘟嘟读书笔记    Tags:经济市场   点击:(26)  评论:(0)  加入收藏
以下5本书,每一本的全球销量都超过了1亿册!每一本都是文坛上无可替代的经典之作!01《堂吉诃德》 书单狗首先要介绍的,是在全球销量超5亿的《堂吉诃德》!它是一本流传了400多年的...【详细内容】
2021-09-16  阅读时代杂志    Tags:读书   点击:(62)  评论:(0)  加入收藏
读书究竟有没有用?在网络舆论场,这个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读书无用论”一度很有市场,从边远山区初中生辍学现象到一线城市大学生就业难,各种“读书无用...【详细内容】
2021-04-27  半月谈  微信公众号  Tags:读书   点击:(131)  评论:(0)  加入收藏
曾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忘掉,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上面点赞最高的回答是:“小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它...【详细内容】
2021-04-26    春城晚报  Tags:读书   点击:(129)  评论:(0)  加入收藏
各位师说Talks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樊登,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家庭阅读的力量”。不给孩子推荐书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家庭阅读虽然很有力量,但这件事千万不要由家长使劲来推动。我要...【详细内容】
2021-04-25    新京报  Tags:阅读   点击:(166)  评论:(0)  加入收藏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图片:〔清〕焦秉贞 《孔子圣迹图·删述六经》) 《论语》孔子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前551年―...【详细内容】
2021-04-25  地球旅館  今日头条  Tags:《论语》   点击:(95)  评论:(0)  加入收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新更新
栏目热门
栏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