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大模型,是时候谈“钱”了

时间:2023-09-15 11:30:05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9月13日,阿里云通义千问入局,成为最新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大模型。而自8月31日首批国产大模型产品获批上线,这场“狂欢”已经持续了近半个月。但元语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OO朱雷在与许多具体企业和项目的接触过程中明显感到,从8月初开始,企业们便已纷纷在大模型项目采购等方面作出了实质性的布局。

如果说过去半年大模型商业化的探讨是困在内测里的“站在今天看明天”,那么面向公众开放后对商业化的探讨,就颇有种“站在明天看今天”的意味。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大模型最接近“赚钱”的一次,当然也是成本、模式等问题最为现实和迫切的一次。

命运的齿轮转起来

“过去7个月他们都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但8月初就已经明显开始筹备落地,比如采购项目,找机构对潜在的大模型供应商进行测评,判断它们是否在效果上可以达到预期等。”以金融机构为例,朱雷讲述了他经历的过程和转变。

朱雷的另一个身份,是大模型榜单SuperCLUE的联合发起人。也是因为评测需求的走高,让朱雷能够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全面接触大模型供需最关键的两端。

在朱雷看来,这些大型企业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某一家大模型厂商是否通过备案,而是这个信号表明官方对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有了非常正面的态度,所以他们才会积极地响应,包括内部立项审核、公开招标等。

8月31日,包括百度、商汤集团、抖音、百川智能、智谱AI等在内的8家企业和机构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顺利面向公众开放自己的大模型。9月5日,360智脑大模型、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接棒,9月13日,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最新入局。

第二批备案的大模型也在加速中。9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第二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信息公告》,公告显示,第二批深度合成服务共计110个算法信息完成备案。至此,我国累计已有151款算法完成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大模型“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提到,当“文心一言”向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用户大规模开放服务后,就能够获得大量真实世界中的人工反馈,这将进一步改进基础模型,并以更快速度迭代。

今年3月16日,百度率先推出“文心一言”,成为国内首个、全球大厂中首个生成式AI产品。数据显示,8月31日0点至24点,文心一言共计回复网友超3342万个问题,平均一分钟回答23000个问题。

对于上线至今包括累计回答问题、新增用户等数据及未来业务融合情况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百度、商汤集团、抖音及智谱AI,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大规模推向市场,数据的飞轮才能转起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无界AI联合创始人马千里作出了这样一个概括。不过在他看来,备案通过与产品的质量没有本质关联,更主要是从信息安全角度考量,但通过备案面向公众开放,也意味着可以加快技术迭代,开启商业化进程。

在安全问题上,蚂蚁集团大安全AI算法资深专家郑霖提到,这种安全并不是完全从模型层面或者技术层面将风险完全封锁,而是通过一套机制来保证生成过程中尽可能不出问题,即便要出问题也能够尽快响应尽可能地消除影响,“大模型给我们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和潜力,本质上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注重发展”。

to B or not to B

跨过安全关之后,面向公众开放更重要的点在于,大模型的商业化探讨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意义。

商汤集团直观地描绘出了大模型的商业化潜力。在给北京商报记者的回复中,商汤集团提到,2023年上半年,商汤集团在“日日新”大模型基础上发布了生成式AI产品系列,包括“商量SenseChat”“秒画SenseMirage”及“如影SenseAvatar”等,带动生成式AI相关收入取得三位数的强劲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生成式AI相关的业务收入对商汤集团业务的贡献率已经由2022年的10.4%增至20.3%,同比增长率为670.4%。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上线的大模型,大多提供的是一种文生文领域类似于“办公助手”或是“问答助手”的角色。

在不久前举行的外滩大会上,小冰CEO李笛也曾呼吁,当前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太雷同”。有数据显示,全国有至少130家公司研究大模型产品,其中做通用大模型的有78家。

对于“同质化”的情况,朱雷认为,是因为在to C层面,大家普遍都还没有想清楚到底该做什么,所以只能先沿用ChatGPT的模式。

但他同时强调,这只是大模型发展初期的一个阶段化表现,在to C层面还无法达到万物生长的时候,先按照这个模式做,在收集到更多数据之后,下一阶段可能就会尝试新的东西。

这种探讨也延伸出了另一个问题,to B和to C,谁会是大模型商业化的第一站?不久前,妙鸭相机的爆火成为国内AIGC领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破圈的现象级产品,但复盘妙鸭相机的走红,却不难发现这一成功的不可复制性。

“to C端的开发可以短期积攒人气,增加曝光,但大模型想实现长线盈利,最先取得突破的一定是B端。”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当下大模型厂商可以在自己较为擅长的领域做垂直化的市场化开发,但如果只应用在固定领域难免资源浪费,而应用至其他行业又会因为缺乏相关资源而处于相对弱势的情况,合作就会成为必然。

而大模型从开发到合作,本身就是一个to B的逻辑。合作方将应用融入到行业企业,又是一个以to B为核心的逻辑。

“总而言之,大模型商业化的根本,还是要看应用与市场的融合,要看清需求到底是什么,是否真的能够利用大模型实现企业的提质降本增效。”王鹏总结称。

朱雷也判断,B端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非常明确,行业受AI厂商的“教育”持续了很多年。而且企业对于模型能力边界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再加上在科技领域的预算通常较多,因此预计B端的落地要比C端快得多,“今年四季度可能会有很多落地场景出现”。

但这也不意味着C端不会弯道超车。不久前,基于文心一言,百度输入法宣布全面升级,打造行业首个“基于大模型的输入法原生应用”。李彦宏也曾提到,计划逐步将文心一言融入所有业务。

而大模型的应用也可能为流量打开更大的入口。财报显示,百度App在2023年6月的月活跃用户达6.77亿,同比增长8%。李彦宏曾提到:“利用文心一言逐步优化百度搜索的功能,相信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新颖和直观的使用体验,推动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生态获得更多流量,推动用户使用时长的增加。”

赔本赚吆喝?

不久前,印度媒体提到,OpenAI仅运行其人工智能服务ChatGPT每天就要花费约70万美元,若不加速自身商业化进程,很有可能在2024年底不得不申请破产。

AI和AIGC已成确定趋势的当下,OpenAI破产论显得有些荒谬。但这也折射出一个关键的问题,对于号称吞金兽的大模型,如何跑通商业模式,覆盖高昂的训练和推理成本,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是困住人工智能老生常谈的问题。

始于计算机视觉领域,近身肉搏于安防场景,上一轮人工智能的火爆,催生了“AI四小龙”的出现。但同质化的应用场景以及技术本身高投入的烧钱特性,让AI企业始终困于亏损泥潭,人工智能企业一度陷入了越做越亏的怪圈。

相比起来,大模型的压力可能还要更大。马千里提到,上一阶段的人工智能浪潮,研发出的一套模型能耗其实很低,但现在的大模型需要做推理,“有100万用户可能就会有100万用户的推理成本,导致其成本更高,投入也更大”。

乘风大模型浪潮,商汤集团找到了翻盘的希望。2023年上半年,商汤集团亏损净额同比收窄2%,但仍达到了31.43亿元。对于大模型“烧钱”导致的亏损问题,北京商报记者也联系了商汤集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目前国内提供大模型服务的厂商基本都是在赔本赚吆喝,或者在布局一些东西,尚未真正探索出一条可以实现盈利的商业化模式。”在郑霖看来,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成本更高,因此其应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找到更加匹配的模式才能将成本收回。

事实上,包括一些大模型助手、智能客服语音等应用在内,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模式,这种效果早已可以以常规模型实现,现在只不过换成了大模型,因此也带来了额外的争议,即客户为什么会为这样一种多出来的成本而买单?

从底层向上,朱雷为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出了大模型商业化的几种可能。对于大模型本身,首先可以考虑做私有化部署,相当于卖模型的收费模式。此外,可以将模型布局到云上,进而销售API接口,“国内所有大模型厂商都会有这个模式,预计每家价格都差不多,可能会比GPT3.5贵一些,但比GPT4便宜很多”。

顺着这个逻辑再往上,中间层的销售思路就会转向解决方案,类似于销售一个平台,客户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训练等。在这种方式下,企业可以按照平台的模式收费。而中间层可能还会进一步衍生,促进推理加速的框架、评估评测、数据集相关等大模型产业链上工具层企业的商业化转化。

相比起来,最上层的商业化体现也最直接,即推出商业化产品,向用户收费,典型应用如妙鸭相机。

王鹏提到,未来大模型形成商业模式,一方面可以走大公司路线,与成型的大企业合作,拿到稳定的订单维持足够的现金流。但不能忽略的是,大企业本身也有开发大模型的能力,可能会出现一种“悖论”的存在。

另一方面可以面向大量中小商户走“薄利多销”的路线,毕竟市场存在明显的二八原则,瞄准中小商户,促进其数字化转型,也是一条可尝试的路径。

但有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周期基本在三年左右,创办三年之后依然可以维持正常经营的企业只占总数的1/3。“企业是否愿意去购买这样一个大模型服务,是与整个市场环境或者说与企业的特点有重要关联的。”郑霖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Tags:大模型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9月13日,阿里云通义千问入局,成为最新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大模型。而自8月31日首批国产大模型产品获批上线,这场“狂欢”已经持续了近半个月。但元语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OO朱雷...【详细内容】
2023-09-15  Tags: 大模型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潘琭玙比百度晚了半年、比阿里晚了5个月,腾讯混元大模型虽迟但到。此前称“不急于把半成品拿出来展示”,但发布后腾讯也坦言,目前只是“可用、可实践”...【详细内容】
2023-09-14  Tags: 大模型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作者 | Richard MacManus策划 | 言征Web3未能颠覆掉Web2,但新兴的大模型开发栈正在让开发者从“云原生”时代迈向新的AI技术栈。提示工程师或许不能触动开发者奔赴大模型的神...【详细内容】
2023-09-14  Tags: 大模型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9月13日,阿里云宣布通义千问大模型已首批通过备案,并正式向公众开放。在此前近半月时间里,百度、腾讯等大厂的国产大模型相继正式上线,国产AI大模型“百模大战”时刻或将到来。...【详细内容】
2023-09-14  Tags: 大模型  点击:(3)  评论:(0)  加入收藏
新华财经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陈宇轩)近日,腾讯公司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混元”在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正式亮相,该大模型在中文创作、复杂语境下的逻辑推理、可靠的任务执行...【详细内容】
2023-09-14  Tags: 大模型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我们知道在使用 GPT 和 LLaMA 等大型语言模型时,输入的 prompt 存在字符数限制,比如 ChatGPT 目前的输入字符限制是 4096 个字符。这会限制上下文学习和思维链等技术的发挥空...【详细内容】
2023-09-13  Tags: 大模型  点击:(4)  评论:(0)  加入收藏
明敏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公众号 | QbitAI专为AI而来的新语言Mojo,推理LLaMA2性能比Python提升250倍!比C语言也要快上20%。上周五才开放下载,Mojo这么快就自证实力了。要知道,之...【详细内容】
2023-09-13  Tags: 大模型  点击:(5)  评论:(0)  加入收藏
Meta参展2022年在上海举行的进博会(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拍摄)过去半年,为了追赶OpenAI的研发脚步,科技巨头Meta公司(前Facebook)接连发布免费开源大语言模型LLaMA、Llama 2以及编程...【详细内容】
2023-09-13  Tags: 大模型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新浪科技讯 9月13日上午消息,阿里云宣布通义千问大模型已首批通过备案,并正式向公众开放,广大用户可登录通义千问官网体验,企业用户可以通过阿里云调用通义千问API。通义千问在...【详细内容】
2023-09-13  Tags: 大模型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腾讯在9月7日召开的数字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混元大模型”。在大模型竞赛风起云涌的上半场,腾讯的动作并不算快。最早发布大模型的巨头是百度。今年3月16日,百度宣布正式推...【详细内容】
2023-09-12  Tags: 大模型  点击:(4)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9月13日,阿里云通义千问入局,成为最新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大模型。而自8月31日首批国产大模型产品获批上线,这场“狂欢”已经持续了近半个月。但元语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OO朱雷...【详细内容】
2023-09-15    北京商报  Tags:大模型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作 者丨江月 骆轶琪编 辑丨陶力 骆一帆 黎雨桐图 源丨视觉中国经历了2016年被软银收购、2022年英伟达对其发起的收购受监管因素影响取消后,Arm即将迎来再次上市。9月14日,Arm...【详细内容】
2023-09-14    21世纪经济报道  Tags:Arm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来源:证券时报内幕交易作为监管重点,一直以来备受市场关注。近期,北京、浙江、湖南等多地证监局针对内幕交易行为开出多张罚单,充分彰显了监管部门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证券违...【详细内容】
2023-09-14    证券时报  Tags:内幕交易   点击:(3)  评论:(0)  加入收藏
软银集团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周三将其首次公开募股(IPO)定价为每股51美元,位于其目标价格区间的高端,按此价格计算,其完全稀释后的市值(包括已发行的限制性股票)将超过540亿美元。...【详细内容】
2023-09-14    环球市场播报  Tags:Arm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 生成当地时间 9 月 11 日,特斯拉股价暴涨 10.09%,报收于 273.58 美元,市值 8683.41 亿美元,其市值一夜增加 79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800 亿元)。特斯拉股价暴涨...【详细内容】
2023-09-13    巴比特资讯  Tags:特斯拉   点击:(4)  评论:(0)  加入收藏
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由降转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收窄1.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今年以...【详细内容】
2023-09-12    央视新闻  Tags:CPI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卢海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详细内容】
2023-09-12    央广网  Tags:金融   点击:(3)  评论:(0)  加入收藏
央行中午出手,实属罕见!今天中午,中国人民银行突然放出两则消息:一是2023年9月11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金融管理部门、...【详细内容】
2023-09-11    券商中国  Tags:人民币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9月11日上午,人民币出现猛拉行情。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反弹超过650点,接连收复多个关口,发生了什么?分析普通认为,一方面,8月经济数据即将发布,机构预计相关数据超预期,且叠...【详细内容】
2023-09-11    华尔街见闻  Tags:人民币   点击:(4)  评论:(0)  加入收藏
折射8月份经济运行走势的各项统计数据陆续出炉。据央行最新披露,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详细内容】
2023-09-11    北京日报  Tags:回暖!央行公布关键数据,释放什么信号?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站内热门
相关头条
  • ·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调降风险因子!专家:释放险资入市空间、稳固支持实体经济
  • · 罕见!央行中午突然放大招,人民币狂飙700点!外资紧急做多,A50大涨!轧空行情开始?
  • · 回暖!央行公布关键数据,释放什么信号?
  • · 美元指数连涨八周 c
  • · 国家统计局:8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 · 支付宝大力投入内容创作,流量扶持力度空前
  • · 8月沪深交易所IPO继续零申报 核发批文数量等也进一步下降
  • · 两部门: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 · 适当延长A股交易时间话题引关注,专家建议分步平稳推进
  • · 6则公告连发!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最新部署 涉及印花税、个税优惠
  • · 十大券商策略:两手准备 熬过底部区域!紧握成长与券商“抢反弹”
  • · 股权融资“黄金期”生变?证监会: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
  • · 证监会发声!释放多个重磅信号,将对资本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 · 证监会发声!释放多个重磅信号,事关你的股票
  • · 减免证券交易印花税呼声渐高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具备调整必要性和空间
  • · 月薪2万住不起汉庭如家?经济型酒店转型高端,亏了三年,一年回本
  • · 金融监管总局:开通理赔绿色通道 应赔尽赔快赔
  • · 证券业“定向降准”落地,实施差异化备付金缴纳比例,约释放流动性255亿元
  • · 力度空前!向市场释放超300亿资金,证券业"降准"倒计时!
  • · 解读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东莞、宁德实现企业零突破 昆明、珠海、潍坊退出榜单
  •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