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脑百科 > 人工智能

AI 孙燕姿来了,AI 莎士比亚还会远吗?

时间:2023-07-12 12:37:51  来源:雪豹财经社  作者:

Fast Reading

1)有的改编短剧项目,90%以上的工作已经可以通过AI完成。有人等着风口到来,有人害怕被时代抛弃。

2)对制片公司而言,AI可以提升效率;但对数量庞大的一线编剧来说,这未必是好事。“制片方可能不会雇你写第一稿,而是写第二稿,这样付给你的钱就少了。”

3)文字所能引发的想象、调动的情感,机器很难学习和捕捉。AI想掌握讲故事这门古老的手艺,仍然长路漫漫。

以下为正文:

ChatGPT来了,曾对AI写剧本这件事“大放厥词”的剧评人梅雪风深感惭愧。

几年前,几位做人工智能编剧软件的朋友向他寻求建议,被他“泼了很多盆冷水”。那时候行业中很多人认为,编剧这个职业是靠创意谋生,AI写剧本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到今天,梅雪风在微博感慨“确实是见识太少,对人类的技术文明缺乏基本认知”。

在AI编剧领域创业的刘笑逸,则深刻地感受到了从被泼冷水到受追捧的巨大落差。

2016年,有编剧和互联网大厂经历的刘笑逸创立海马轻帆,她研发的人工智能剧本评估系统刚上线,便在编剧圈引起了震动——只不过是负面的。很多人不理解这款产品甚至大加嘲讽,认为这就是一个噱头,即使是私交很好的编剧也不怎么关注。

直到去年11月30日,ChatGPT发布即出圈,刘笑逸公司的产品注册量激增,身边的编剧、导演、制片人也纷纷主动向她询问:“这个GPT跟你家的是不是一回事儿?”

但新浪潮席卷而来的悲喜同样鲜明。

有人兴奋地等待着风口到来,期待站上技术革命的浪尖;也有人担忧被技术颠覆赖以生存的手艺,最终被时代抛弃。

今年5月,美国好莱坞爆发了1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编剧罢工,诉求之一是把AI从电影和电视创作中排除,不要试图取代编剧。刘笑逸告诉雪豹财经社,很多制作短剧的MCN养了五六个编剧,如果用他们开发的AI系统,两个编剧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

键盘和电脑不会取代敲字的人,但“AI莎士比亚”是否将出现,并给编剧沉重一击?

莎士比亚 图源:摄图网

兴奋与期待

制片人木子(化名)暂时顾不上担心AI砸了她的饭碗,而是迫切期待新技术能帮她减轻一些工作负担。

降本增效、团队缩编,很多工作压在木子头上。在项目宣传期,她需要对接十多个艺人团队的宣传需求,微信提示声从早响到晚,恨不得即刻拥有一个AI分身。有时导演在剧组等着剧本拍摄,但编剧已经在多轮修改中情绪崩溃,夹在中间的制片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这让她感到疲惫。

公司接入ChatGPT之后,木子开始尝试让大模型写剧本和大纲,几秒钟就能生成内容,还能按照指令修改——虽然还没有正式运用于项目之中,但这些尝试已经让她感到兴奋。此外,AI足够顺从、没有情绪,可以大大减少沟通成本。

海马轻帆也已经将AI技术应用在了很多项目中,比如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快手短剧《契约夫妻离婚吧》,在爱奇艺播出的分账剧《二十四味暖浮生》。

《二十四味暖浮生》剧照 图源:剧官微

通过海马轻帆研发的系统,输入小说即可直接生成影视化的脚本,水平不见得比人类编剧差,稍加挑选整理便可进入拍摄环节,几乎看不出来是AI写的。

刘笑逸告诉雪豹财经社,他们公司出品的短剧,90%以上的剧本可以由AI生成,长剧剧本中AI也可以承担两三成的工作,能将效率提升约30%。

“很多微短剧就是爽点论,通过算法和模型,AI可以分析和找到原著中的爽点。”据刘笑逸介绍,在长剧项目中,他们前期会利用AI定点找素材,写作过程中可以借用模型辅助,写完还可以通过AI进行评估。

想抓住风口的人很多。据雪豹财经社了解,不管是个人编剧、制片人还是制作公司、视频平台,都在尝试利用AI生成内容。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在今年的北京电影节论坛上表示,他们公司已经做了很多利用大模型写剧本的测试。“大模型写大纲的能力很强,能承担一部分编剧策划的工作,效率很高。”

在好莱坞参加罢工的双语编剧刘影也不得不承认AI在某些领域的优势。她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分享了自己尝试用ChatGPT写剧本的心得:AI对市场流行元素的把握能力特别强,能够轻松找到大众喜好的最大公约数;而且大模型能快速生成几个大纲,尝试不同的剧情方向,这与编剧工作室的前期讨论阶段类似。

很多人兴奋地等待AI成为这个古老行业的变革者,激起全新的水花甚至浪潮。但也有更多人被担忧和焦虑笼罩:当浪潮真的袭来,有多少一线编剧会被打破饭碗?

残酷但无解

AI暂时还没让好莱坞编剧Jacqmin失业,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在为什么抗争:“我们现在不努力,3年后就没有什么可争取的了。我会用绝望这个词。”

对编剧来说,AI带来的不只是便利,还有薪水的减少,甚至地位的削弱。

5月3日,美国编剧协会(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WGA)举行集体罢工,意在向代表迪士尼、华纳兄弟.NETflix等公司利益的AMPTP(电影和电影制片人联盟)进行抗议,要求对方提供更公平的报酬。

薪酬和工作机会是此次罢工中编剧们最关切的问题,AI则与之息息相关。

WGA官网截图

WGA谈判委员会成员、编剧约翰・奥古斯特表示,编剧对AI有两个要求:“一不想用我们的材料去养肥它们,二是不想去修正它们混乱的初稿。”

曾担任 NBC 剧集《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主创和执行制片人的编剧沃伦·莱特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工作室可能不会雇你写第一稿,而是雇你写第二稿,这样付给你的钱就少了,要把这种情况扼杀在摇篮里。”

对制片方来说,未来AI技术大范围应用,就可以少用几个编剧、少给一些时间,大大压缩成本。但对编剧而言,这意味着工作机会变少了,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据WGA数据,美国编剧中有近一半(49%)在领最低工资,他们现在的薪酬水准仅比10年前提升了16%。《CSI犯罪现场》编剧组成员戴夫·梅茨格称,他认识很多非常出色的编剧,被迫离开这个行业,“因为他们连租金都付不起了”。

国内编剧的境况同样窘迫。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更是雪上加霜。

因为收入问题,编剧鸢尾(化名)已经从北京相对繁华的常营搬到了地段更偏、房租更便宜的北运河西。刚进入行业时,她经常需要父母支持,经过几年摸爬滚打终于可以勉强养活自己了,却又遇到了ChatGPT。近段时间,很多原画师因为AI失业,她不由得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增添了几分担忧。

“平台和制片方肯定乐意(用AI),能省钱,而且也不追求太多创新,及格就行。”编剧斯林告诉雪豹财经社,行业里很多人其实不太喜欢ChatGPT等AI产品,认为AI生成剧本或大纲是在侵犯编剧们的创意碎片。但行业如果要大范围应用AI,编剧们也无能为力,唯有提升能力,才能避免被机器取代。

从事编剧多年的刘笑逸也深知这个岗位在行业中的弱势。但在她看来,抵制AI无助于改善编剧地位。因为技术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更不用说 ,包括编剧在内的内容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天才通吃的行业。

“没有天赋,只能做大量基础、重复性工作的人,势必会被淘汰,虽然残酷但是无解。”

敌人还是助手?

在担忧和好奇心双重驱使之下,鸢尾尝试了用ChatGPT写剧本,结果让她稍感安心。

从目前来看,AI显然还不足够智能。她形容ChatGPT写出来的剧本就像译制片,“调整几次指令,最终文本依旧奇怪得令人发笑”。鸢尾身边的编剧朋友几乎都试过这么做,无一成功。

训练AI写剧本受挫的不仅有鸢尾这样的个人编剧,也有希望借AI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平台方和制片方。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介绍,在公司内部测试中,AI虽然在写大纲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和效率,但短期内还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剧本。“大纲是故事脉络,但剧本要有情感和对白,而大模型写的剧本不像有情感的人类写的,显得空洞而范式。”

“戏剧已经出现了几千年,很多故事其实一句话都能讲完,而且在历史上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但将一个故事丰满、扩展,赋予人物以情感和血肉,是每一个时代的人智慧和情感的凝结。”刘笑逸告诉雪豹财经社,目前AI还很难取代人类编剧,因为文字不像图像那么直观,文字所能引发的想象、调动的情感,机器很难学习和捕捉。

她坦言,海马轻帆的产品和模型可以把一个50分的剧本提升到70分,但对更好的剧本帮助有限。“很多已经到A+或A-的剧本,我们的机器没法帮你,因为这些剧本已经超过了我们模型所能达到的最高分数。”

曾创作出爆款剧《狂飙》的留白影视公司创始人徐康也在与雪豹财经社的对话中表示,在他们的尝试中,AIGC目前在剧本层面的应用也有限。他预测,未来AI的发展也许能大大提升影视创作的效率,但很难提升质量。“创意类的工作是AI比较难以替代的,因为它是无限的。因此,涉及到高端创意的长视频行业可能反而比较难被AI颠覆。”

在今年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强调,AI只是工具,一种有助于人类创造力发挥的工具,而不应被视为抢夺人类工作饭碗的洪水猛兽。在他看来,也许人工智能终究会取代人类,但影视行业一定是最后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是人类智力水平最高的体现之一”。

正因如此,龚宇对好莱坞编剧的罢工感到不解:“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个方面错了,自己学学ChatGPT或者其他工具,为自己的工作创造便利,增加竞争力多好。”

AI究竟是编剧的敌人还是助手?训练AI写剧本多年的刘笑逸至今没能找到明确的答案。

“目前AI是写不出《狂飙》这样的剧本的。如果未来有一天,机器真能写出情感细腻的故事,那时AI已经是另外一个物种了。”但她的确对机器学习的速度感到讶异,“现在的人无论如何都学不过机器了。”

(作者 | 青城)



Tags:AI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Fast Reading1)有的改编短剧项目,90%以上的工作已经可以通过AI完成。有人等着风口到来,有人害怕被时代抛弃。2)对制片公司而言,AI可以提升效率;但对数量庞大的一线编剧来说,这未必...【详细内容】
2023-07-12  Tags: AI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军备竞赛中,Anthropic是最值得关注的10家初创公司之一,也是OpenAI最强劲竞争者之一。在第二轮融资中筹集7.5亿美元几个月后,这家初创公司周二(7月11日)推出了...【详细内容】
2023-07-12  Tags: AI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作者 | 吕敬之编辑 | 曹 杨在过去的200多天中,科技领域什么最火?如果ChatGPT排第二,估计没谁敢排第一。今年2月,央视财经报道,ChatGPT仅推出两个月,月活...【详细内容】
2023-07-12  Tags: AI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最近因一篇名为《为什么AI将拯救世界》的文章而引发关注的美国风投大佬马克·安德森重申,AI不会夺走人类的工作,相反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并极大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在...【详细内容】
2023-07-12  Tags: AI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今年很火热的一个话题是“选什么专业才不会被AI抢饭碗”,对于一众码农来说,其实可以换个角度考虑“怎么利用AI去抢别人饭碗”网传AI替代率TOP25的职业当下AI狂飙的时代,AI能作...【详细内容】
2023-07-11  Tags: AI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家企业展示AI大模型产品和应用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编辑 | 杨锦“看得多、投得少”,“观望气氛比较浓厚”。谈及投资机构今年对AI大模型创...【详细内容】
2023-07-11  Tags: AI  点击:(5)  评论:(0)  加入收藏
作者:范昕茹 来源:IT时报2023年是亚马逊云科技进入中国的第十年。十年间,亚马逊云科技见证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萌芽,并通过持续引进云计算的最新技术和理念,助力中国千行百业的数...【详细内容】
2023-07-11  Tags: AI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AI作画正在成为新的创意和艺术媒介。在这个领域中,触站AI作画生成3D是一款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工具。通过触站AI作画生成3D,我们可以让人工智...【详细内容】
2023-07-11  Tags: AI  点击:(4)  评论:(0)  加入收藏
撰文 | 文烨豪来源 | 光子星球过去两年,消费电子赛道始终被笼罩在长夜之中,任由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纵使是苹果这样的赢家,也试图通过Vision Pro开启新故事。然而...【详细内容】
2023-07-11  Tags: AI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科大讯飞表示,下半年将“all in”大模型。AI龙头第二季度扭亏昨日盘后,AI龙头科大讯飞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500万元~8000万元,同比下降71%~80%;扣...【详细内容】
2023-07-11  Tags: AI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Fast Reading1)有的改编短剧项目,90%以上的工作已经可以通过AI完成。有人等着风口到来,有人害怕被时代抛弃。2)对制片公司而言,AI可以提升效率;但对数量庞大的一线编剧来说,这未必...【详细内容】
2023-07-12    雪豹财经社  Tags:AI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人工智能革命除了可能会引发相似的社会问题外,还可能催生出智能时代特有的问题和风险。2022年底,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ChatGPT,引发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热议,更有甚者将...【详细内容】
2023-07-12    第一财经  Tags:人工智能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作者 | 吕敬之编辑 | 曹 杨在过去的200多天中,科技领域什么最火?如果ChatGPT排第二,估计没谁敢排第一。今年2月,央视财经报道,ChatGPT仅推出两个月,月活...【详细内容】
2023-07-12    燃次元  Tags:AI赚钱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就在刚刚,王小川的开源大模型又有了新动作——百川智能,正式发布130亿参数通用大语言模型(Baichuan-13B-Base)。...【详细内容】
2023-07-11    凹非寺  Tags:大模型   点击:(9)  评论:(0)  加入收藏
引言 又几个月过去了,大模型(LLM)行业有什么新进展、新趋势?(0)总结——太长不看关键结论:开源社区模型不具备真正智能,更好的小模型来自大模型的 Scale DownGPT-4模型信...【详细内容】
2023-07-11   鹤啸九天的科技思考  企鹅号  Tags:LLM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最近,ChatGPT对GPT Plus用户开放了Code Interpreter功能,这次看起来并没有掀起很多讨论,可能是Code Interpreter这个名字起的太差了。简单的说,这个功能就是一个在ChatGPT上的代...【详细内容】
2023-07-11   TechVerse  企鹅号  Tags:ChatGPT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家企业展示AI大模型产品和应用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编辑 | 杨锦“看得多、投得少”,“观望气氛比较浓厚”。谈及投资机构今年对AI大模型创...【详细内容】
2023-07-11    搜狐科技  Tags:AI大模型   点击:(5)  评论:(0)  加入收藏
作者:范昕茹 来源:IT时报2023年是亚马逊云科技进入中国的第十年。十年间,亚马逊云科技见证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萌芽,并通过持续引进云计算的最新技术和理念,助力中国千行百业的数...【详细内容】
2023-07-11    IT时报  Tags:AIGC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撰文 | 文烨豪来源 | 光子星球过去两年,消费电子赛道始终被笼罩在长夜之中,任由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纵使是苹果这样的赢家,也试图通过Vision Pro开启新故事。然而...【详细内容】
2023-07-11    光子星球   Tags:AI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虽然已经闭幕,但由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热潮还将继续涌动,人工智能的布局和探索也将是近些年的一大主题。“先上牌桌”“抢下先手棋”是掀起这一轮“百模...【详细内容】
2023-07-11    国际金融报  Tags:AI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站内热门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