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焦点

是谁在炒作“暑期最可怕”?

时间:2023-07-10 09:12:37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是谁在炒作“暑期最可怕”?

记者调查暑期线上线下“贩卖教育焦虑”现象

● 无论线上线下,暑期不少教培机构都在“贩卖焦虑”,培训老师(主播)们“情真意切”地告诉学生家长“××阶段是最重要的”,暑期得赶紧学习,否则孩子开学了就跟不上,或会被同龄人快速反超

● 在短视频平台,此类“贩卖焦虑”的视频大火,从幼小衔接、小升初到初升高,几乎每一个年级都有覆盖——在短视频博主口中,每一个学期的暑假都是“逆袭”的关键节点。这些视频里的辅导老师可能分属不同机构,却用着同一套话术,且视频左下方往往都附有教辅图书或培训班课程的购买链接

● 学生家长们应当理性看待、增强识别能力,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能够真正拥有健康快乐的暑期生活。同时,监管机构应当积极落实监管职责,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确保“双减”政策落实到位

“一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两个月时间差距就拉开了,没有把握好暑假一步差步步差。”

“三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如果你不做这件事,孩子开学就会落后一大步。”

“六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小学成绩不好的同学,暑假以后成绩全起来了,一定要做好衔接。”

……

随着暑期来临,类似视频在网络上大量涌现。这些视频里的辅导老师可能分属不同机构,却用着同一套话术,且视频左下方往往都附有教辅图书或培训班课程的购买链接。“越看越让人焦虑,感觉这个暑假孩子不抓紧学习就再也跟不上了。”一位北京的家长王先生说。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无论线上线下,暑期不少教培机构都在“贩卖焦虑”,培训老师(主播)们“情真意切”地告诉学生家长“××阶段是最重要的”,暑期得赶紧学习,否则孩子开学了就跟不上,或会被同龄人快速反超。

对此,多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作为此类广告的受众群体,学生家长们应当理性看待、增强识别能力,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能够真正拥有健康快乐的暑期生活。同时,监管机构应当积极落实监管职责,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确保“双减”政策落实到位。

“最”视频应接不暇

实则推销书籍课程

某视频号今年6月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中,屏幕的四分之三几乎都被“老师”的脸占了——他戴着眼镜,手掌随说话的节奏摆动着,眉毛微蹙,一股“资深教师”的范儿。额头前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成绩一般想要翻盘,五年级暑假这样做”。

在视频中,他一本正经地说道:“五年级成绩一般,你到了六年级以后啊,也还是会一般,到了初一就会更一般。”想要逆风翻盘,应该怎么办?这位“老师”把学习比作赛跑,称“小升初”的成绩是最终反映孩子“小学学得好不好的标准”。

很多孩子都是六年级下学期开始准备小升初考试,这名“老师”则建议,应该从五年级开始,提早进入复习。随后他话锋一转,开始推销起某教材辅导书……

在短视频平台,此类“贩卖焦虑”的视频大火,从幼小衔接、小升初到初升高,几乎每一个年级都有覆盖——在短视频博主口中,每一个学期的暑假都是“逆袭”的关键节点。

从课程门类上看,“语文是分水岭”“英语要提前学”“奥数是敲门砖”……科科都必须重视。不过,当视频快要结束的时候,博主随即就会给出购书、购课建议。

不仅如此,在一些视频的宣传语上,还写着“××年级是最可怕的”“暑假别再玩了,××年级就是分水岭”“不利用好这个暑假基本就和高中无缘”等。夸张的语气,配上令人紧张的音乐,让一些看了视频的家长直呼:倍感焦虑。

如果没有把握好这段时间,孩子是不是真的“废了”?有网友吐槽,这两年,每逢暑假、寒假,在短视频平台总能刷到大量这类视频或直播,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每年都是“分水岭”,仿佛孩子学业的成败就在此一举。

记者看到,这类账号大多开通了购物橱窗,视频左下方链接点击进去,是各种学习教材、辅导课程的销售。教材价格不等,有的卖三五十元,有的100多元。某小升初暑假预习资料显示已售38万件。辅导课程购买则更为复杂,定价看似低廉,但其实仅为咨询报名费,后续还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开启正式课程。

6月28日,抖音发布第五期打击“借热点事件蹭热炒作”公告,贩卖暑期“教育焦虑”内容成为治理重点。集中发布“小学生二年级的暑假‘很危险’‘最可怕’”“二年级暑假不做好预习,三年级成绩一落千丈”“暑假来了,不浪费暑假60天”等营造“教育焦虑”内容的账号,因违反平台规则已受到严格处置。目前,抖音已处理相关违规视频961条,并对81个账号采取了禁止发稿、限制电商带货权限等处罚。

记者注意到,经验分享帖也成为新型焦虑传播方式。一位名叫“西西妈妈”的网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带娃经历时称,没必要的课程真不用补,告诉其他家长不要过度焦虑,但紧接着话锋一转,说“我家孩子就在看××辅导书,很有用处”。帖子最后还直接附上各种补习资料的购买链接,有不少家长联系她购买。

有用户在评论区留言:一口气给孩子报七八门补习班、兴趣班,其实是在缓解自己焦虑,增加孩子压力。更有用户指出,看着是分享经验,实则“贩卖焦虑”,吃相难看。

“贩卖焦虑”视频中的博主夸夸其谈,他们购物链接中的课程、教材效果如何呢?

不少家长称,在网上看到各种博主推荐的教材,自己也不知道哪一种好,索性给孩子全买来了,但发现很多教材虽然写着全国通用,但实际内容和当地的教学内容、进度完全不符,孩子学起来很不适应。

培训机构找人当托

刻意制造群体焦虑

“贩卖教育焦虑”不仅仅在线上,线下同样普遍存在。

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沈州(化名)曾从事教育培训行业,他告诉记者,网上“贩卖教育焦虑”的话术早已存在,都源自线下培训机构,“先渲染焦虑再引导家长报班买书,线下培训机构玩剩下的搬到短视频平台上,又骗了一批家长”。

沈州向记者透露,他所在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附近就有一些培训机构存在“贩卖教育焦虑”现象,这些补课机构涵盖小学到高中各个阶段,只要有应试需求的科目,都能在这里上课,渲染焦虑是这些机构的主要招生方式。

沈州说,教培机构通常会发动学生家长,让他们在亲友中宣传机构。有的机构还承诺每招来一名学生,介绍人可以获得一笔提成,或是介绍人的孩子可以以优惠价格入学。于是,学生家长群体中混进了许多“机构托”。

“这些‘机构托’会利用闲聊时间和家长会等场合,向其他家长传播焦虑。这样一来,周围家长的焦虑情绪被极大调动,纷纷咨询该怎么做。这个时候再说出机构名称,一些家长便会十分信服,赶紧去交钱报班。”沈州说。

家长的焦虑心理每到寒暑假就会被放大数倍,似乎不趁着这段时间恶补,孩子在开学后就会被同班“学霸”甩在身后,甚至被其他同学“弯道超车”。

记者发现,这类焦虑甚至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在一些家长之间传播,并且线上线下涌现出许多补课培训班,从才艺特长到学科辅导应有尽有。家长急得焦头烂额,孩子忙得不可开交。

“老二幼升小,昨天拼音班‘贩卖焦虑’,让娃把语文数学都补起来,我忍住没报,打算只给他学篮球游泳,这些低龄段不学后面就更没时间了。”上海一位家长说。

上海徐汇区的茉莉(化名)正在上幼儿园大班,显得和身边小朋友格格不入。茉莉爸爸马先生告诉记者,身边的家长们已经在讨论孩子小学前的补课班怎么选,要抓紧上英语班、艺术班等,一股焦虑情绪在家长中蔓延。

面对家长陷入的“教育焦虑”,学生更是“有苦难言”。安徽宿州的小宋向记者吐槽说,在学校,老师会说“不提前预习就会跟不上下一学期的教学安排”,要求家长帮助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提前把下一学期的课程自学,所以学生就会有两套教材,一套提前买来自学,一套学校统一发放正式上课时用。

“成绩下滑一点,家长就要给我报补习班,一对一辅导,晚自习辅导,课间辅导,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假期几乎不存在。”小宋回忆说,尤其是在中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她好像直接无缝衔接到高一,根本没有暑假。家长的焦虑比孩子还要严重,他们不会自我消化,还会转移给孩子。

在短视频平台中,一些所谓“资深老师”的警告视频也会被家长分享到亲友群、家长群,制造群体焦虑。

与此同时,线下的补课机构同样面临货不对板问题。

采访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线下课程存在诸多问题:课程过于基础、全程做题也没有讲解、老师一味念PPT……不仅如此,师资力量也难以得到保障,一些“家教”“名师”甚至都没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有的还是在校大学生。

上海市青浦区的小杨在暑假当过一名“黑家教”,上门辅导小学生课程作业。问及从业原因时,小杨说,一些家长的文化程度难以辅导孩子作业,但又怕孩子暑假作业不好完成,就在外面找老师帮忙辅导,自己高中时成绩还算优秀,加上大学生收费较低,就被家长聘用了。

积极落实监管职责

抵制贩卖焦虑行为

记者发现,机构销售课程时“贩卖焦虑”已是常态。这种宣传活动是否合法?

北京中征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维认为,机构通过广告来增加曝光度,以期获得更好的销售结果没有问题,但在广告中以“贩卖焦虑”的方式来寻求营销效果十分不妥。

孙维说,广告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虽然“贩卖焦虑”并未直接体现为一种保证性承诺,但通过“如果不……就会……”的方式反向表明了其教培课程或教材、书籍在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历学位等方面的必要性,实质上是一种暗示的保证性承诺,该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

同时,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严格意义上来讲,“贩卖焦虑”属于一种“不健康的表现形式”,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误导性,不符合广告法对于广告内容的要求。

对此,线上平台该履行何种责任?线下培训班打“贩卖焦虑”的广告应该如何规范?

孙维说,根据广告法第二条之规定,线上平台属于广告发布者,其就所发布的广告应当承担法律规定的监管审核职责。广告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

“如果认定某些教育培训类广告违反了广告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广告发布者对此明知却仍继续发布的,监管机构有权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依据广告法,对发布者处以罚款、暂停广告发布业务或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孙维说。

孙维认为,广告依法应当具备可识别性,线下培训机构的广告内容应当能够使广大家长学生辨明这是广告,而不是试图以一种“科学”的角度阐述教培课程和教培书籍的必要性,通过“贩卖焦虑”这种引导性的内容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对此,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履行监管职责,进一步规范线下培训机构发布广告的行为。

针对培训机构在暑期“贩卖焦虑”问题,应该如何治理?

孙维说,一方面,监管机构应当积极落实监管职责,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确保“双减”政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作为此类广告的受众群体——学生家长们,应当理性看待、增强识别能力,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能够真正拥有健康快乐的暑期生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贩卖焦虑’的手段之所以能成功,不过是利用了家长长久以来望子成龙的心理。”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看来,利用假期来弯道超车,当然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要将这难得的假期全部用来提高成绩,未免有点得不偿失了。与其苦了学生又穷了家长,不如暂时放下成绩,一起寻找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

孟强说,暑假期间,放松和玩乐是很重要的,但也应该让孩子得到一定的学习和培养,比如看书、学习新技能等。家长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假期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他提醒相关视频平台,不要因为追求商业利益而放任这种“贩卖焦虑”的乱象,应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并坚决抵制这种“贩卖焦虑”的行为。(法治日报 记者 韩丹东 实习生 王意天)



Tags:暑期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是谁在炒作“暑期最可怕”?记者调查暑期线上线下“贩卖教育焦虑”现象● 无论线上线下,暑期不少教培机构都在“贩卖焦虑”,培训老师(主播)们“情真意切”地告诉学生家长“&time...【详细内容】
2023-07-10  Tags: 暑期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随着暑假来临,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客流量明显增多。陈 亮摄(人民图片)游客在海南省琼海市石壁镇南牛瀑布休闲观光。蒙钟德摄(人民图片)正值毕业季,许多准大学生和大学毕业...【详细内容】
2023-07-05  Tags: 暑期  点击:(18)  评论:(0)  加入收藏
  近几日,如果你到白云机场或广州南站走走,一定能从人头涌动的场景中感受到人们对今年暑期游澎湃的热情。亲子家庭、学生研学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带来的暑期游叠加效应印证了...【详细内容】
2023-07-05  Tags: 暑期  点击:(17)  评论:(0)  加入收藏
  暑期档,一个听上去就很热闹的名词,也是中国电影市场“上新”规模最大的档期。  随着电影《消失的她》上映8天总票房破13亿元,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迎来新一轮观影高峰。从...【详细内容】
2023-07-05  Tags: 暑期  点击:(17)  评论:(0)  加入收藏
暑期来临,日前清华、北大双双发布公告,从7月8日起恢复校园预约参观通道。7月4日,澎湃新闻注意到,清华、北大目前可预约日期内的参观名额已全部约满。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提到,清华...【详细内容】
2023-07-04  Tags: 暑期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韦香惠 实习生 王祎昕)暑期将至,部分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一系列“暑假最可怕”视频引发热议。“小学二年级的暑假很危险”“小升初的暑假是最可怕的”“开...【详细内容】
2023-07-03  Tags: 暑期  点击:(14)  评论:(0)  加入收藏
本报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金歆)记者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自即日起,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详细内容】
2023-06-29  Tags: 暑期  点击:(20)  评论:(0)  加入收藏
随着6月7日-8日高考的结束,虽然距离暑期仍有近一个月,毕业游叠加暑期游,游客出行预订似乎已经悄然开启,“暑期档”带动旅游市场攀升,三亚部分高奢酒店“一房难求”。从热门出游目...【详细内容】
2023-06-28  Tags: 暑期  点击:(26)  评论:(0)  加入收藏
又快到暑假啦!每年暑假既是孩子玩得快乐的时候,也是各种危险易发高发期。中暑、溺水、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孩子们的暑期安全如何保障?这些安全知识可要牢记。1....【详细内容】
2023-06-28  Tags: 暑期  点击:(27)  评论:(0)  加入收藏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自即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详细内容】
2023-06-28  Tags: 暑期  点击:(23)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是谁在炒作“暑期最可怕”?记者调查暑期线上线下“贩卖教育焦虑”现象● 无论线上线下,暑期不少教培机构都在“贩卖焦虑”,培训老师(主播)们“情真意切”地告诉学生家长“&time...【详细内容】
2023-07-10    法治日报  Tags:暑期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作者|一橙出品|网易科技《态℃》栏目组今日,金融管理部门依法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要求蚂蚁集团关停违规开展的“相互宝”业务,并依法补偿消费...【详细内容】
2023-07-09  一橙  网易号  Tags:蚂蚁集团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导语:每一张巨额罚单,都是互联网行业迈向有序、健康发展轨道的通行证。互联网行业又一监管重锤终于落地。7月7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依法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开出巨额罚...【详细内容】
2023-07-09    PConline太平洋科技  Tags:蚂蚁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2023年7月6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小朋友整理自己的防晒服。当日,北京发布了今年以来的第二个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达40℃以上。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7月3日、4日、5日,全...【详细内容】
2023-07-09  新京报    Tags:地球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拜登政府正准备限制中国企业使用美国云计算服务,可能会要求亚马逊和微软等美国云服务提供商在向中国客户提供使用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云计算服务之前,寻求美国政府的许可。近日...【详细内容】
2023-07-08    第一财经  Tags:云计算   点击:(11)  评论:(0)  加入收藏
《科创板日报》7月8日讯(记者 黄心怡), 记者获悉,蚂蚁集团为补充员工激励池以持续吸引人才,同时为进一步满足股东对流动性的需求,将以自有资金回购现有股东的部分股份,回购比例不超...【详细内容】
2023-07-08    科创板日报  Tags:蚂蚁集团   点击:(10)  评论:(0)  加入收藏
7月7日13点后,之前横盘震荡的阿里巴巴港股-SW(09988),盘中突发暴力拉升。20分钟最高涨幅近6%13:21左右,股价涨幅达到5.95%全天最高点,随后缓慢回落,收涨3.44%,报84.3港元/股,总市值达...【详细内容】
2023-07-08    财通社  Tags:罚单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7月7日晚,蚂蚁、腾讯合计被罚上百亿的罚单,又一次刷屏了金融圈。当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齐齐发文称,“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详细内容】
2023-07-08    北京商报  Tags:蚂蚁   点击:(14)  评论:(0)  加入收藏
打击网络暴力的第一部专门规章正在向我们走来。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7月7日起,《征求意见稿》面向社...【详细内容】
2023-07-08    澎湃新闻  Tags:网暴   点击:(9)  评论:(0)  加入收藏
中新社杭州7月7日电 据中国证监会7日消息,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人民币,要求蚂蚁集团关停违规开展的“相互宝”业务,并依法...【详细内容】
2023-07-08    蚂蚁集团  Tags:蚂蚁集团   点击:(10)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栏目相关
  • · 是谁在炒作“暑期最可怕”?
  • · 蚂蚁集团被罚71.23亿元,马云早已不是实控人
  • · 蚂蚁被罚71.23亿元,对互联网行业意味着什么?
  • · “地球最热一天”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 · 美国计划限制中国企业使用云计算服务?亚马逊微软仍在加大对华布局
  • · 蚂蚁集团启动最高431亿元股权回购 估值下降至5671亿元 回购股权全部用于员工股权激励
  • · 罚单之夜!蚂蚁被重罚 71 亿,阿里却大涨,有何玄机?
  • · 蚂蚁腾讯百亿罚单背后, 平台企业离上市还有多远
  • · 首次权威定义,就该这样治理“网暴”
  • · 蚂蚁集团回应被罚71.23亿元:将进一步夯实合规治理水平
  • · 独家!金融管理部门公布重磅“罚单”,释放三大信号
  • · 支付宝、财付通收央行巨额罚单,分别被罚没超30亿和近30亿
  • · 涉11项违法行为,腾讯旗下财付通被罚没近30亿元
  • · 7个小时1000万用户,扎克伯格真要“干翻推特”了?
  • ·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 一起来看“镇馆之宝”→
  • · 7小时注册破千万,扎克伯格与马斯克的“笼中决斗”开始了
  • · 高考志愿填报:最大的天坑到底是什么
  • · 马斯克小扎“格斗”首轮:Meta推出推特竞品,2小时吸引两百万用户
  • · 明天见!华为开发者大会来了:全球第三大手机系统鸿蒙4.0欲亮相 车机版先行
  • · 北京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6日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
  • 站内热门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