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百科 > 基金

昔日“顶流”走下神坛 明星基金经理路在何方

时间:2023-05-23 09:09: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业绩拔尖、吸金一流、万众瞩目,这是2021年风靡一时的顶流基金经理真实写照。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曾风光无限的明星基金,很快便遭遇寒冬,接下来的业绩可谓惨淡。两年过去,多数顶流基金经理的业绩依旧难言起色。

昔日顶流走下“神坛”,业绩塌陷的背后推手是什么?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多家业内机构了解到,规模的拖累、顶流倾注赛道的投资风格,以及市场短期、高频的结构性轮动行情,均是导致顶流基金经理业绩不佳的原因。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顶流业绩低迷并不一定会成为长期现象,同时,基金公司也在不断探索破解规模魔咒,在基金管理方面提供更多团队支持。伴随着新一轮经济复苏开启或新的产业浪潮出现,顶流基金经理或许能够从当前的净值困境中逐渐走出来。

业绩“变脸”

顶流基金经理遭遇业绩危机。翻开一位顶流基金经理的代表产品,满屏的绿色让人不由感叹,自4月21日至今的一个月内,该基金只有4天净值上涨,其余交易日净值均为下跌。近一月,该基金净值涨跌幅约为-7.62%,近一年为0.5%,近两年则为-33.17%。

事实上,自2021年上半年起,市场风云突变,不少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自此走向低迷。至今两年过去,绝大多数顶流基金经理仍在漩涡中挣扎。

记者统计2021年6月末规模大于200亿元的偏股型基金(不同份额只统计一次)业绩发现,截至2023年5月21日,近两年以来,25只基金中仅有1只收益为正,其余基金亏损幅度均超过10%。其中,有两只基金亏损超过40%,9只亏损在30%至40%之间,8只亏损在20%至30%之间,剩余5只亏损在10%至20%之间。上述这些产品,无一例外均是由业内知名的基金经理管理。

在基金销售平台评论区,对顶流基金经理的拷问随处可见:“两年多了还没有回本,明星基金经理到底行不行?”

实际上,辉煌的业绩曾是顶流基金经理成名的关键。拉长时间看,诸多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收益仍亮眼。例如,近五年来,刘格菘、刘彦春等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收益率超过60%,冯明远、周蔚文、陆彬、袁维德、曲扬、赵蓓、国晓雯等人管理的产品,近五年更是取得翻倍的收益率。从年化收益来看,不少近两年大幅亏损的顶流基金经理,近五年的年化收益率仍然超过10%。

那么,业绩自高位跌落是否意味着顶流基金经理不行了?在北京明晟东诚私募基金管理中心人士看来,国内基金管理人现阶段面临的困难跟当前我们所处的产业周期经济环境切换期有关,应该把评价周期放长远一些。过去阶段性的顶流基金,在被广大投资者关注到的时候,往往其实已经处于钟摆的一个极端,而均值回归是资产价格变动的永恒规律。

一位北京公募基金经理也表示,本质上,知名基金经理承受压力的背后,是很多资金在阶段性顶部追高买入,导致投资者持有体验不好。其实拉长时间看,明星产品在5年或10年维度的业绩都不算差。

规模魔咒能否破解

个别顶流基金经理短暂陷入低迷,或许是能力问题,但近两年来,多位顶流业绩覆没,背后的症结何在?有观点认为,规模或许是诱发这场“顶流风波”的原因之一。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人士称,顶流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一般都非常庞大,过大的管理规模提高了基金经理的管理难度,也对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陷入“规模困境”可能是顶流基金经理业绩下滑的原因。所谓“船大难掉头”,规模过大的基金交易成本较高,操作灵活性受限。在投资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难以及时调仓会对基金收益造成较大影响。此外,基于公募基金的“双十规则”,规模越大意味着基金经理要挑选出更多优秀的投资标的,这对基金经理的投研精力和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民生加银卓越配置6个月混合FOF基金经理孔思伟表示,规模因素对业绩的影响是存在的。一方面,由于近两年的市场风格偏向中小盘,规模较大的基金较难对中小盘股票形成重仓;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规模大的基金调仓时的冲击成本较高,这也会对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经理也认同该观点。他介绍,规模过大,比如超过百亿元规模,买入卖出的冲击成本可能很大;规模过大意味着选股范围大大缩小,很多中小盘股票无法买到足够的量,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天然需要放弃一部分投资机会。

此外,天相投顾的报告显示,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倾向于增加持股集中度,同时规模较大的基金持仓风格更加显著,这也可能会在市场特定阶段增加产品的波动。

不过,规模魔咒并非永恒的难题。对比海外来看,不少海外头部资管机构管理的体量要远远大于国内,但不同的是,海外大基金的表现却较为稳定。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海外市场投资产品和投资工具比国内更为丰富,这为大规模资产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规模不一定会成为业绩塌陷的主要原因,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产品,公募基金理应具备管理大规模资金的能力。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发展,以及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实行后,资本市场基础资产不断扩容,从增量和存量角度大幅提升了基础资产质量,国内公募基金可投的底层资产正逐渐丰富,这一困境有望缓解。

此外,强大的投研平台支持有利于顶流基金经理进一步提升规模管理上限。“与私募不同,公募基金经理背后都有完善的团队,顶流基金经理更是如此,公司会倾尽资源给予基金经理提供更多支持。”一位公募人士表示。

昔日辉煌能否重现

实际上,相比于规模因素,极致化的市场风格和环境是“顶流风波”背后更重要的推手。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对比美国等金融市场来看,国内短期、高频的结构性轮动行情更加显著。

“市场环境或风格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孔思伟表示,顶流基金经理大多是消费和新能源风格的基金经理,这些方向近期的表现均不是很好。另外,无论“茅指数”还是“宁组合”都以大盘股为主,而近几年的市场风格更偏向中小盘。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指出,在过去几年结构性牛市中诞生的顶流基金经理,大多具有明显的标签,比如“医药”“新能源”“消费”“成长”等。基金经理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自身舒适的能力圈范围内,取得了优异的投资业绩。但近两年的极致化市场风格对顶流基金经理造成了一定冲击。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表示,许多大规模基金属于主题基金,这些基金因为行业集中度高、风格集中,当所在板块景气度高涨时这类基金能够博取超高的收益,但当市场处于结构性快速轮动的行情时,这类基金的业绩也会回调。

面对突变的市场风格,顶流基金经理路在何方,未来能否再现业绩辉煌?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是否还值得基民追随?

孔思伟表示,作为机构投资者,他更希望基金经理坚守自己的赛道和风格,这样才能更好地跟踪和理解他的投资思路和行为。但如果是个人投资者,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去跟踪和交易基金,那么选择相对均衡和灵活的基金经理可能也有其道理。

刘亦千表示,当市场下跌的时候基金收益不可避免会下跌,因此,以短期业绩去评价基金产品的好坏并不客观。对于选择行业主题基金这类风格比较集中的基金时需要以配置的眼光去看待,评价时不该因为短期的业绩回调而完全摒弃。

而对于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未来表现,业内人士认为,取决于多种因素。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例如,从基金公司的营销策略看,如果基金管理人在对这些产品后续的宣传销售时,谨慎考量市场热度、投资时点和投资管理能力等因素,平衡好基金的规模,这些产品的后续表现可能会有所改善。从基金管理的角度,在基金管理人明确这些产品定位的前提下,通过人才引进或培养,提高团队的研究实力。基金经理在完善自身投资策略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团队有力的研究支持,也有助于这些产品获得更好的收益。

此外,随着新一轮产业浪潮出现,顶流基金经理有望通过把握新的投资机遇来夺回净值高地。明晟东诚认为,过去两年国内的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正处在新一轮的切换过程中,直观表现就是很多前两年表现亮眼的大产业板块,比如新能源、医药、食品饮料等,进入了增速换挡期,叠加宏观过去两年的内外部扰动,进一步放大了产业变化趋势。但短时间内暂未出现能够承接足够大资金体量的新的替代性产业板块,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考虑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新目标新要求,随着新一轮经济复苏开启或者新的产业浪潮出现,相信不少基金管理人能依托自身较强的研究实力从当前困境中逐渐走出来。



Tags:基金经理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业绩拔尖、吸金一流、万众瞩目,这是2021年风靡一时的顶流基金经理真实写照。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曾风光无限的明星基金,很快便遭遇寒冬,接下来的业绩可谓惨淡。两年过去,多数顶流...【详细内容】
2023-05-23  Tags: 基金经理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记者 赵明超从今年以来的市场走势看,AI板块和“中字头”国企成为两条市场主线。从过去几周的行情演绎情况看,市场不断调整,AI相关的计算机、通信行业板块开始回落,“中字头”...【详细内容】
2023-05-15  Tags: 基金经理  点击:(20)  评论:(0)  加入收藏
◎记者 朱妍近日A股市场有所波动,但基金经理对后市行情判断相对乐观。天天基金网5月基金经理调查显示,91%的受访基金经理认为后市会上涨或震荡。行业方面,AI、数字经济等为代表...【详细内容】
2023-05-12  Tags: 基金经理  点击:(26)  评论:(0)  加入收藏
随着市场企稳向好,权益基金的发行明显回暖,各家基金公司也纷纷派出了精兵强将前来参战。4月27日,胡宜斌担任基金经理的华安景气领航基金发布合同生效公告。公告显示,该基金成立...【详细内容】
2023-05-12  Tags: 基金经理  点击:(19)  评论:(0)  加入收藏
图片来源:由工具生成来源:作者:张伟栋作为本轮AI产业的发源地,硅谷每天都在谈论新的风险,被称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从谷歌离职,称自己对毕生工作感到后悔;但作为本轮AI...【详细内容】
2023-05-06  Tags: 基金经理  点击:(29)  评论:(0)  加入收藏
近日,公募基金的一季报出炉。我们与大家一样好奇,到底有多少公募基金在一季度调仓到AI了?新能源被减持了多少?会不会出现公募基金大调仓行情?首先来看公募基金Q1重仓行业排名。第...【详细内容】
2023-04-25  Tags: 基金经理  点击:(22)  评论:(0)  加入收藏
面对AI(人工智能)板块对新能源板块的“步步紧逼”,哪些基金从新能源转向AI?哪些基金仍然坚守新能源?随着基金一季报披露进入尾声,答案正在揭晓。...【详细内容】
2023-04-24  Tags: 基金经理  点击:(34)  评论:(0)  加入收藏
中国基金报 泰勒大家好,简单看一个基金经理,把新能源全部砍仓,梭哈AI了。海富通吕越超“All in”了AI这个周末,市场都在讨论一个基金经理,海富通的吕越超老师。从其管理的海富通...【详细内容】
2023-04-24  Tags: 基金经理  点击:(34)  评论:(0)  加入收藏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彭)随着基金一季报披露,朱少醒、张坤、黄海、姜诚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最新持仓情况浮出水面。今年一季度,人工智...【详细内容】
2023-04-23  Tags: 基金经理  点击:(29)  评论:(0)  加入收藏
年初以来火爆的AIGC行情在近期呈现调整态势。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发现,在交易拥挤以及业绩兑现期来临的背景下,不少基金经理已在月初火速调仓,减持此前大火的AI相关板块。近期,多...【详细内容】
2023-04-21  Tags: 基金经理  点击:(54)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业绩拔尖、吸金一流、万众瞩目,这是2021年风靡一时的顶流基金经理真实写照。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曾风光无限的明星基金,很快便遭遇寒冬,接下来的业绩可谓惨淡。两年过去,多数顶流...【详细内容】
2023-05-23    中国证券报  Tags:基金经理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计入即将于5月23日上市的两只股票型ETF,全市场已上市ETF产品共计790只,包括股票型基金673只、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55只、货币市场型基金27...【详细内容】
2023-05-22  证券时报    Tags:ETF   点击:(6)  评论:(0)  加入收藏
来源:券商中国2021年5月17日,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同时宣布,首批9只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获批,标志着国内公募REITs正式启航,且实现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操的跨越。如今...【详细内容】
2023-05-22    证券时报  Tags:REITs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证券时报记者 余世鹏公募行业迎来第一位首席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官。近日前海开源基金任命公司普通合伙人、投资部总监崔宸龙为首席ESG官。崔宸龙曾以优异的新能源投资...【详细内容】
2023-05-22    证券时报  Tags:ESG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缺乏可复制、可持续的投资,已成为许多网红基金经理的硬伤。A股的行业轮动风格在最近数年进一步强化,使得押宝单一赛道的“AII in投资”在公募行业愈演愈烈...【详细内容】
2023-05-22    证券时报  Tags:基金   点击:(7)  评论:(0)  加入收藏
在激烈混战格局下,基金行业的“马太效应”越发凸显。有别于经常见诸新闻的头部公募,有相当一部分小微公募,在默默承受着持续的经营亏损压力。业绩亏损背后,这些基金公司普遍存在...【详细内容】
2023-05-21    券商中国  Tags:公募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记者 陈玥5月16日,随着《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开始实施,货币基金正式步入“严监管”时代。2022年1月14日,证监会就《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详细内容】
2023-05-18    上海证券报  Tags:基金   点击:(18)  评论:(0)  加入收藏
◎记者 马嘉悦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已披露净值的百亿级私募今年前4个月整体收益率为3.38%,正收益占比为78.41%。与今年一季度相比,百亿级私募的整体收益率和正收益占...【详细内容】
2023-05-15    上海证券报  Tags:私募   点击:(20)  评论:(0)  加入收藏
96只三年期基金中,仅22只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录得正值。一直以来,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都在鼓励投资者减少短期炒作,避免“追涨杀跌”,培养长期投资习惯,以时间换取投资利润空间。20...【详细内容】
2023-05-15    证券时报  Tags:基金   点击:(20)  评论:(0)  加入收藏
记者 张燕北购买基金本是买者自负盈亏,但近期曝光的一个案例却“颠覆”了这一常识。一位投资者在某证券公司员工的推荐下花费较多金额购买了某公募基金产品,后面这笔投资巨亏...【详细内容】
2023-05-15    中国基金报  Tags:基金   点击:(25)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站内热门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