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科学

计算圆周率的意义与价值何在?

时间:2023-09-12 12:03:33  来源:  作者:过去的回忆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国在科技探索的这条道路上不断进取,没有止境。人们总想去探索已知以外更多的知识领域。有一个字母,它从学生上学的时候就学到了。它无穷无尽。至今为止,人们还在动用各种工具,手段去测量它的数值。它就是圆周率。

算不尽的圆周率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用希腊字母表示,多用于数学上一些研究。虽然现在做题的时候都取它的数值为3.14,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它的数值是无穷无尽的。

可能有的人有疑问,目前圆周率已经达到十万亿位了,为何还要算?继续算下去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用处呢?其实算它有很多意义,其中一点是检验计算机的性能。谁的运算速度更快,谁计算的位数更多,就说明计算机的性能更好。

而众所周知的是,计算机是检验一个国家技术领域发达程度的标志,研制出的计算机性能更好,则说明这个国家的科技领域更优秀。而中国在计算机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已跻身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当中,是第一个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制造了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在1983年的时候,中国研制出了一台超级计算机"银河一号",使得中国成为继日本美国等超级大国后第三个能够独立设计和研制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而中国制造的本土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在2016年top500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五百强世界超级计算机的榜单之中。这说明我国的计算机已经到达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还有一点就是在密码上的应用。圆周率能够生成完全的随机数,虽然看起来破解是比较麻烦的,各个位数上都有着随机应变,但是如果能真正掌握这项应用,那么带给人类未来科技领域的益处将是数不胜数的。

人们可以利用圆周率来生成难破解的密码,可以使得国家机密能够更好地保存,人们之间的隐私也会处理得更加得当,这也是计算圆周率带来的好处。

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可以锻炼人的记忆力。圆周率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而人要记住圆周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人的脑容量经计算比一台普通计算机储存量更大。

计算圆周率多位的人,可以开发自己大脑开发记忆力。这对训练自己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它是可以检测出一个人记忆力是否强大的工具。

所有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必要

也许现在在我们看来,计计算圆周率的后几多少位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在一些领域、一些人看来,它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为一些领域带去利益,也为一些人带去利益。它可以锻炼人的大脑,开发自己的未知领域,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

其实有很多事物,在普通人看来都没有相当大的价值,但对一些专业领域的人来说,这些看似没有用的事物,反而是对他们工作领域莫大的帮助。这也提醒着人们,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事物,每件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本身的价值。

无论生活会不会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都应该注重每一个不经意的事物。因为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有可能给社会、国家带来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自身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取长才能补短

其实我国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中国由于这些不经意的事物,丧失了许多利益以及尊严。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因为看不上外国这些所谓的"蛮夷之国",藐视科学、妄自称大,导致中国落后,人人都被挨打。

如果当时中国人虚心向外国人请教科学技术,打开国门,迎接新的思想,那么那时的中国就不用遭受之后的种种磨难,现在的中国可能会占据更高的世界地位。但是这些都只是设想,毕竟国家当时落后于世界列强是事实。但之后的中国却吸取教训,抓住这些细小的,不经意的事物。

例如现今的国际局势,中国与一些被列强国家看不上的国家成为了盟友,这些国家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他们的帮助,中国可能无法完成一带一路的建设,也就没有所谓的巴铁友谊、苏丹友谊。

正是因为国家看出了这些小国背后的利益才使得我们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便尝前车之鉴而得来的经验。各事各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不能就个人而言去评判、否定他们。相反,应该用属于它们的方式去观察,去吸取它们给予的教训和优点。

既然不能改变就去接受。

正是因为中国抓住了这些看似鸡肋的事物,才赢得了为以后建设道路铺设的垫脚石。没有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微不足道的细小事物,中国取得不了现如今辉煌的成就,也造就不了如今的你我。

希望经过这件事情,每个人都能清楚一点,那就是不要看轻身边每一个细小事物,有可能它们就是离接近成功的最后一粒石子。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小失误,而毁灭了之前的努力。希望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去分析内部的人。如果人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捕捉、去探索那些细小领域的事物以及知识,那么未来还存在更多种类的可能、还有更多提升的空间。



Tags:圆周率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国在科技探索的这条道路上不断进取,没有止境。人们总想去探索已知以外更多的知识领域。有一个字母,它从学生上学的时候就学到了。它无穷无...【详细内容】
2023-09-12  Tags: 圆周率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截止2021年8月17日,圆周率已经计算到了小数点后62.8万亿位。可在没有超级计算机的古代,计算圆周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详细内容】
2022-11-22  Tags: 圆周率  点击:(344)  评论:(0)  加入收藏
大家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就是圆周率,用希腊字母表示也就是π。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在小数点之后存在着无限多个数字,并且不会循环。令人惊讶的是,就算已经证明...【详细内容】
2022-10-27  Tags: 圆周率  点击:(635)  评论:(0)  加入收藏
数学上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称为π,约为3.1415926,这是很多人最早接触到的一个无理数。从古代开始就有不少人沉迷于计算圆周率,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王国就已经记载了圆周率&...【详细内容】
2019-12-19  Tags: 圆周率  点击:(85)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国在科技探索的这条道路上不断进取,没有止境。人们总想去探索已知以外更多的知识领域。有一个字母,它从学生上学的时候就学到了。它无穷无...【详细内容】
2023-09-12  过去的回忆    Tags:圆周率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近亲繁殖,这不仅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概念,更是大自然面临的一个噩梦。它象征着无数的基因诅咒,那些隐藏在我们背后的黑暗秘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渐渐地显露出来,像一条无声的...【详细内容】
2023-09-12  科普Room    Tags:近亲繁殖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强力或强核力是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力之一,与引力、电磁力和弱力并列。顾名思义,强力是四种力中最强的一种。它将物质的基本粒子,即夸克,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粒子。但在2023年8月,一...【详细内容】
2023-09-11    来自星星的小胖子  Tags:强力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3202年了,手机这么好用,为啥还有人在用对讲机?那是因为对讲机不依靠网络、不产生话费、一打就接通,所以通信设备的江湖里,始终有对讲机的一席之地。今天,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对讲...【详细内容】
2023-09-10    中科院物理所  Tags:对讲机   点击:(4)  评论:(0)  加入收藏
划重点1、如果你向地球四周观察可观测到的宇宙,四面八方可囊括的距离可达461亿光年,其中包含着数万亿个星系。2、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包含了几千亿颗恒星,所以你可能会认为,用银河...【详细内容】
2023-09-10    腾讯科技  Tags:恒星   点击:(3)  评论:(0)  加入收藏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冷舒眉】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向来是科学界关心的话题,但受分析方法的限制,对人类祖先群体数量变化历史的研究多局限于最近的30万至10万年内。而中国科学...【详细内容】
2023-09-08    环球时报  Tags:人类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参考消息网9月7日报道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9月5日报道,转换到新的时区从来都不容易。无论你用什么方式出行,严重的时差反应几乎总是伴随着长途旅行出现。不过,美国西北大学和...【详细内容】
2023-09-08    参考消息  Tags:时差   点击:(3)  评论:(0)  加入收藏
量子纠缠是决定量子计算性能的重要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月6日发布消息,该校潘建伟院士、苑震生教授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副教授、复旦大学周游副研究员合作,近期使用光晶格中...【详细内容】
2023-09-07    新华社  Tags:量子纠缠   点击:(4)  评论:(0)  加入收藏
在量子计算领域,非线性量化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概念,它探索了量子位的非线性属性,为量子信息处理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深入探讨什么是非线性量化,以及它对量子技术的影响和应用...【详细内容】
2023-09-05  叮当猫的颜色    Tags:非线性量化   点击:(5)  评论:(0)  加入收藏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已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制成功并实现量产,解除了国外对这项技术的长期封锁。那么,你知道核磁共振仪的发明历程是怎样的吗?核磁共振...【详细内容】
2023-08-27    上观新闻  Tags:核磁共振仪   点击:(10)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站内热门
站内头条